菩薩本行經白話:公案(十)
【白話】
當時有一個婦人,(正在)做炒面,有母羊和公羊來拖正在炒的麥子(吃),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就拿起燒火棍擲出去打母羊和公羊。燒火棍的頭上有火,挨著羊毛就挂在身上了。羊毛著火受熱,就往象棚上蹭。象棚(也)著火燃燒,並且燒到大王的象,象的身體(被火燒)傷破潰,便(卷)殺猕猴用來拍打身上的火。天人在空中說偈道:
(靠近)嗔恚鬥爭的(地方啊),不應該在其中停留。
公羊、母羊互相抵鬥,(累及)蒼蠅、螞蟻死于其中;
女仆與母羊[淨緣4] 、公羊[淨緣4] 爭鬥,猕猴卻因此而(被害)死。
有智慧的人應遠離嫌疑之處,不要與愚癡的人爲伍。[陳中備5]
【附原經文】
時有一婦人,炒谷作麨,有牂羝來抴[同“曳”]炒麥。不可奈何,捉擿[ zhì古同“擲”,投擲]火杖用打牂羝,杖頭有火 著羊毛住,羊毛得火熱,用揩象廄。象廄火然並燒王象,象身爛破,便殺猕猴用拍象身,天于空中而說偈言:
嗔恚鬥诤邊 不當于中止
羯羠[1]共相抵 蠅蟻于中死
婢共䍧[2]羝[3]鬥猕猴而坐[4]死
智者遠嫌疑 莫與愚人止
[注釋1]
羯 : 羯 jié 公羊,特指骟過的:羯羊。
羠 : 羠 yí 阄割過的羊。母野羊。
[注釋2]
1.牝[pin4]羊也。或作牂zāng。:母羊
[注釋3]
di1公羊
[注釋4]
(1) 因爲;由于 [because]
停車坐愛楓林晚。——杜牧《山行》
坐谪興國州判官。——《明史》
(2) 又如:坐此解職;坐是(因是之故,因此);坐懷(因念,因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