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緣經白話 名稱女請佛緣二

  名稱女請佛緣二

  【白話】

  佛住在毗舍離城,(彌猴)河岸重閣講堂,那時候世尊穿著衣,手持缽盂,帶領著比丘們到城裏乞食。

  來到師子長者家,那時這位長者家中有一位兒媳,名字叫名稱。見到佛的威儀容貌和種種相好,就莊嚴自己的身體,上前對大家說:“世尊這樣相好之身,我是否可以獲得哪怕少許呢?)”她的婆婆立即就回答說:“你現在如果能修習種種的功德,發無上廣大菩提心的話,也可以獲得佛陀世尊的所有相好。”這時這位兒媳聽到這樣的話後,便從她的公公和婆婆那裏,請求索要了一些錢物,舉辦大法會請佛陀赴會。吃完飯後,這位兒媳手持各種各樣的鮮花,向佛陀頭上抛散,在虛空中變化成了花蓋,隨佛陀行走和停下。看到這樣神變後,她歡喜不能自己,五體投地。

  發了廣大的誓願說:“我願以此供養世尊所得的功德,在未來世中,爲瞎眼及糊塗愚昧的人,作爲他們的眼睛。爲那些沒有歸投依靠的人,作爲他們的歸依處。爲那些得不到救護的人,做爲他們的救護者。爲沒有得到生死解脫的人,作爲他們的解脫者。爲那些沒有得到安穩者,作爲他們的安穩處。讓沒有涅槃的人,讓他們得到涅槃。”

  這時候,釋迦世尊觀察到這位女子發廣大的心願,隨即便露出微笑,從佛的臉上現出五種顔色的光,遍照整個世界,顯現種種瑞色,繞佛叁周後,又從佛頂進入。這時阿難上前對佛說:“世尊尊嚴莊重,不會隨意出現笑容,是什麼樣的因緣,現在讓您臉上面露微笑,希望世尊能爲我們陳述解說。”

  佛告訴阿難:“你今天見到這位名叫名稱的女人供養我了嗎?”阿難回答:“確如佛所言,我已親眼所見。”佛說道:“今天這位名叫名稱的人發廣大菩提心,修行善根功德,過叁阿僧祇劫這樣久遠的時間,具足菩薩行,修習大悲心,圓滿具足六波羅蜜,就應當成佛,佛號稱作寶意。廣泛地救度的衆生,不可計數,因此才出現笑容。”佛在說這位名稱的因緣的時候,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羅漢者、有發辟支佛心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此時諸比丘僧衆聽聞佛之宣說,歡喜無比,都依教奉行。

  附原經文:

  名稱女請佛緣二

  【經文】

  佛在毗舍離。猕猴河岸重閣講堂。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將諸比丘入城乞食。

  到師子家。時彼長者有一兒婦。字曰名稱。見佛威顔種種相好。莊嚴其身。前白大家。如此之身。頗可得不。姑即答言。汝今若能修諸功德。發于無上廣大心者。亦可獲得所有相好。時彼兒婦聞此語已。便從姑妐。求索財物。設會請佛。飯食已訖。持種種華。散佛頂上。在虛空中變成華蓋。隨佛行住。見是變已。喜不自勝。五體投地。

  發大誓願。以此供養所作功德。于未來世。盲冥衆生。爲作眼目。無歸依者。爲作歸依。無救護者。爲作救護。無解脫者。爲作解脫。無安隱者。爲作安隱。未涅槃者。爲作涅槃。

  爾時世尊觀彼女人發大廣心。即便微笑。從其面門。出五色光。遍照世界。作種種色。繞佛叁匝。還從頂入。爾時阿難前白佛言。如來尊重。不妄有笑。有何因緣。今者微笑。唯願世尊。敷演解說。

  佛告阿難。汝今見此名稱女人供養我不。阿難白言。唯然已見。今此名稱發廣大心。善根功德。過叁阿僧祇劫。具菩薩行。修大悲心。滿足六波羅蜜。當得成佛。名曰寶意。廣度衆生。不可限量。是故笑耳。佛說是名稱緣時。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羅漢者。有發辟支佛心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