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入地獄,進而往生天界。
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四方面看出人的真誠。人越真誠,就表示他越有責任感。因爲這樣的人,他心中總是有個簡單的原則,即是無論任何事,都要盡量做到最好、說什麼話,必定以最清楚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道德觀念也是清明而堅定。
真誠的人,不只家人信任他,即使朋友,周邊的人也會對他有信心,以前對他的諸般猜忌,也會因感受到他的真誠而逐漸消散。
但是,如果爲人不真誠,到哪裏去都會遭到別人的猜忌、得不到信任,善者都會遠離他,不想接近他、不想與他交往,因爲怕受到他的連累。
再者,如果家人的舉止言行不真誠,對工作、對言語、對人、對道德都沒有責任感,那麼,互相猜忌的問題就會出現,這樣,怎麼可能一起同住呢?
故此,欲堅固家庭的基礎,首先,家人之間,一定要彼此真誠相待。
(二)調伏:
能對治愚癡以及與時代脫節,不懂得人情世故,不了解自己心中煩惱的問題。
簡單地說,調伏的意思就是能駕馭自己的心。
學會調伏是無法貪圖捷徑的,唯有積極的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才是唯一的法門,讓自己天天都能提升智慧能力與道德。
簡言之,調伏就是時時不斷地鞭策自己,提升自我。
增進能力、智慧與道德方法,有四個階段,即是:
無論誰對什麼事情有興趣,或想要增進某方面的知識,就必須找對良師。否則,其失敗的機會很高。若真找不到良師,那麼退求其次,則必須盡量了解自己的需求。
必須聽從老師的話,而且要專心地聽了又聽,問了又問,直到深入核心,探究事理,明白老師所教的原則和方法。
必須複習老師所教導的知識,即是把老師教導過的要點,加以思考複習,讓自己更能深入地理解道理,掌握要義。
必須按照老師的話去做,當思考並了解老師的話,知道了正確與適合的方法之後,就應該小心謹慎地進行,避免因爲放逸或粗心而失敗。
人想要有豐富的知識、能力、道德,就必須按照此方法去實行,才能提高自己適應世界的能力、解決煩惱的問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時難免會違背自己的心意,甚至讓你感到身心俱疲,但你一定加以忍耐,設法克服種種難題,否則,就無法提升自我,也無法改善惡習。
例如:單單想要改變愛吃零食的習慣,就已經不容易了。如果還有懶床、說粗話、愛跟父母頂嘴等惡習,就更加難以找到方法來解決了。這其中包括必須使自己的心細膩、處事小心謹慎,而這一切都是不容易的。以上這幾件小事,在你的一生中,就足夠你花時間去改變自己,更何況嫉妒的習性、酗酒、嗜賭等事呢。
因此,要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家裏的成員,需懂得如何調伏自己的心。
(叁)忍耐:能令雙方彼此不會互相厭倦
爲何要忍耐?因爲不管誰想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就必須忍耐。
人,必須要忍耐何事呢?
答案是必要盡量忍耐四件事,即是:
忍耐自然氣候所帶來的不便與不適。例如:忍受嚴熱的陽光、暴風驟雨等。
忍耐身體不適時所帶來的痛苦。例如:忍受病魔的折磨。
忍耐自我內在的沖突,以及別人的挑釁。
其實,我們一定要接受自己還有缺點的。有時我們會對自己的工作表現不滿意,因爲它不如我們的預期成果。而當工作的時限十分迫切,但卻需要以慢節奏的方式來進行,這時,也會産生自我沖突。
有些時候,缺點已內化成了壞習性,使得我們自己也不滿意自己。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林林種種的沖突。我們自己察覺不到。諸如:夫妻之間的缺點、孩子的缺點、還加上自己的缺點,凡此種種,潛伏在我們生活的四周和我們的內心。
因此,一起同住的夫妻,不管對方有多麼好,但還是會有缺點的,若婚前覺得自己將無法忍受,就不要因爲一時沖動而結婚。
可是現代人,結婚後,“這是我的權利”這句話,就成爲他們的口頭禅,有的甚至一開始,就辦理財産分割的文件,作爲他日離婚之用,這些都是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如果剛開始就覺得彼此之間,不能互相容忍禮讓,那當初又何必要結婚呢?
所以,古代的人經常這麼說,如果決定結爲夫妻的話,就要有這樣的認知:“舌頭與牙齒難免也會摩擦”。
因此,無論我們的伴侶怎麼好,還是難免發生沖突的。若吵架過後,仍然無法互相體諒,互相包容,那還是不要結婚比較好。但若能忍讓對方,就要接受雙方親人的調解,彼此互相包容。
結婚之前該問的問題就是:“我們能夠互相包容嗎?”,如果彼此還不確定,就別結婚。要不然會造成痛苦,同時也造作了惡業。本來彼此相愛,到頭來卻演變成互相嗔恨了。在婚前,雙方應該針對這問題,坦誠地問問自己,是否真的能互相容忍體諒。
故此,千萬不要問訂婚的鑽戒有多少克拉?有多少聘金?婚後有多少棟豪華洋房?這些都不是使家庭幸福的事,該問的就是:“我們能互相包容嗎?”
其實,若想得更深一層,要結爲夫妻,並不是只接受對方而已,而是還要接受雙方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是親戚朋友。這些人的關系都是終生聯系的,也是夫妻雙方終生都必須面對的。
忍耐煩惱,改善劣習。
煩惱好比內心的病菌,從一出生就跟著我們了。當心起煩惱時,它會使我們毫無羞恥地做壞事。之後,煩惱就使我們受苦、受罪,帶給我們很多麻煩,讓我們傷心、痛苦、後悔、內疚。
如果忍受不了內心煩惱的侵襲,習性就會變壞。最後就變得懶惰、沒有責任感,最終甚至懶于行善,進而染上賭博和許多其他的惡習。
外在的誘惑,能讓心起煩惱,以致品性惡化,而步入歧途。
最糟的是結交了損友,因爲他會受到損友惡習的影響。由于心裏有煩惱,使得他不經任何的思考,就去做各種損人不利已的事。結交損友,就如讓自己的的心,加倍地受到汙染,使自己變得更壞。雖然心曾經是善良的,但也會被煩惱影響而變得品性低劣了。
因爲能産生巨大不良的影響,所以爲了家庭的幸福,我們必須自我約束,不爲煩惱所束縛,並嚴格地實行以上下兩項原則,即是:
(1)爲了不讓別人受到自己不良的影響,我們必須自我約束。若不能做到的話,夫妻就會彼此結怨,甚至離婚,導致家庭破裂。
(2)要摒棄六項毀滅的惡習,即是喝酒、迷戀夜生活、到遊樂場所閑逛、賭博、結交損友,怠工。如果不能遠離這六損道,家庭的經濟肯定受到破壞,以致無法建立溫暖的家庭。
但若家裏的成員都能自我約束,遠離煩惱的束縛,那麼,不良的習性就會改善,進而結交善友,遠離損友、邪惡之人及各種歧途,家庭的經濟也會隨之穩定。
因此,家庭要有堅固的基礎,家人就必須懂得忍耐煩惱,改善劣習。
(四)施舍:能對治自私自利的問題,共有叁種:
(1)舍去物質享受。
(2)舍去舒適和方便。
(3)舍去不好的脾氣,不把它藏在心裏,這是學習禅定的基礎。
廣義地說,施舍即是一起同住而互相幫助,以家庭的群體生活爲主。
婚後的生活也需要懂得“舍”,才能彼此互相依靠,否則家庭成員就沒辦法互相扶持。如果家庭不懂得施舍,卻都想占對方的便宜,雖然同住卻如一盤散沙。
基本的施舍,大部分都與如何維持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夫妻雙方,要想到家庭集體的快樂比個人之快樂更爲重要。
維持生活之基本因素,即是四事(衣服、飲食、住所、醫藥),但比四事還重要的事,就是要先了解,要購買的物品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是家庭必需品。
如果不能分清楚是“需要”跟“想要”的話,家庭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最終就會有一方被占便宜,結果因一方的自私,而影響家庭的和諧。
舉個例子:有一對夫妻還沒有生育孩子,兩個人的收入加起也有限。但是單單只是妻子香水的費用與丈夫飲酒的費用,應影響到月租和食物的正常費用了,于是,被占便宜的感覺就産生了。因爲他們沒有分清楚什麼是個人的想要,什麼是家庭的需要。
昂貴的香水不是必需品,而且是奢侈品。而酒更是無益之物、不但對健康毫無益處,反而有害、擁有這些東西,都是不正確的價值觀念。如果夫妻雙方都覺察不出,這些東西是不必要的話,就會變得自私自利,而家庭也就開始衰敗了。
婚後的生活,不只是個人的預算,對家庭用品的花費要有所節製,必須要依靠互相“施舍”爲基礎而同住。若個人太隨便用錢,購買自己個人想要的東西,那麼,一開始同住,夫妻倆就不會把彼此的收入存放在一起。那就等于一開始就准備離婚了,因爲雙方都沒有爲家庭的利益設想,這樣當初又何必結婚呢?
因此,如果把奢侈品當成必需品,家裏的預算就會失去平衡。那就是自私,將製造許多造成婚姻生活不愉快的問題。
結婚是人生大事,絕不可開玩笑。絕對不象青少年一樣,一時興起,隨心所欲玩一玩兒戲。因爲一旦結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會跟著出現,你必須學會包容、體諒、負責任等。
所以,想要結婚的男女必要考慮好,對方有無具備這兩項條件,即是:
對方能不能好好照顧我的生命。
對方有沒有足夠的能力、智慧、道德,照顧家庭,使家人得到幸福快樂,養育子女成爲有用的人。
因爲這兩件事是家庭和樂的基本條件。
現在結婚的人,按照個人的欲望去行事者居多,他們大多沒有考慮這兩條。這樣一來,婚後就會遇上很多問題而發生激烈爭執,反目成仇甚至下手殺害對方,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至于未婚的人或准備結婚的人,有必要多考慮。當結成夫妻後,雙方在生活上,都必須彼此依靠。當生病時、衰老時,要能彼此照顧。所以,結婚是真的需要依靠彼此的“施舍”。
當生育了孩子,丈夫和妻子之間,更要增加彼此的“施舍”。因爲還要給孩子時間,陪伴他們的,所以,婚前雙方必定要先作好心理准備。
准備好要當父母的人,一定要考慮終生提升自己,增長能力、智慧和道德。同時必須知道,總有一天自己一定會死,當年老體衰的時候,需要人來照顧。如果結婚有了家庭,有必要把自己所知所能盡心地傳授給子女,教育他們,使他們成爲人才,造福人群,回饋社會。
結婚的目標,不只是爲了肉欲之樂,因爲這種快樂是無法長久的。但是,現在的人大多只想要享受性欲,當得不到心中所要的,就會以離婚作爲收場。因爲欲樂這件事,只在年輕時才能享受它而已。
婚後生活的基礎,必須要依靠彼此的“施舍”,如果雙方都自私,不爲對方著想,那麼爭執、互相傷害、以及離婚的事就會發生。
以夫妻的角度來看待“施舍”,是爲了照顧彼此的身心,這樣,婚姻生活才不會發生悲劇。
一定要照顧好家人的身體,家裏的花費應以家人的利益爲主,必須放下個人的舒服與快樂,與家人分享一切,享受天倫之樂。
此外,也要照顧好家人的心靈,彼此愛護互助。當遇到困難時,要互相鼓勵打氣,彼此提醒勸誡,精進不放逸,而且彼此之間要坦誠相對始終如一。
只有肯爲家庭而“施舍”的夫妻,才能這樣彼此對待。只要能施舍財物、施舍個人的舒服快樂,施舍壞脾氣,那麼,這個家庭必將充滿了歡樂與幸福。
因此,要建立幸福溫暖的家庭,家庭的成員一定要懂得“施舍”。
無論誰想擁有對方、想要結婚、想要建立家庭,或當家庭發生問題時,必須實踐此“居士法”,即是以真誠、調伏、忍耐、施舍,爲維系家庭核心的原則。倘若一開始,家庭成員就能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家裏的問題,那麼,無論是猜忌,還是愚癡、彼此厭倦、自私自利的問題,就不會在家庭中發生,進而能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溫暖之家 第一章 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