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温暖之家 第一章 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关于《温暖之家》的推荐

   今年6月22号,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在泰国参加了法身寺的供十万僧的大法会。法会将近有50万人参加,为此法会期间也参学了法身寺。

   法身寺的师父每天都会给大家开示,从7:30到9:30的开示,同时也有法身电视台同步转播。

  他们这个寺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但是修行是很传统的寺庙。

   其中关注社会大众的生活,一个佛化家庭从生到死的一个如法的教育。

   我在寺院里看到了《温暖之家》这本书,我看了非常好,就推荐给大家。现在也把这个上座部,一个泰国佛教国家的教育推荐给大家学习一下、看一看、借鉴一下。

  

  -----传 喜 法 师

  目录

  第一章 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1. 家庭之核心

  2. 维护夫妻之间的感情

  3. 用于爱河真诚相爱

  4. 家庭的慈母

  5. 具福报的中阴身来投胎

  6. 胎教

  第二章 培育品性善良的孩子

  1.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社会之栋梁

  2. 溺爱的杀伤力

  3. 父母所应扮演的角色

  4. 避免孩子成为无用之人

  5. 养成孩子节间的习惯

  6. 养儿不教的过失

  7. 选择性的观看电视节目

  8. 过度游览网际网络之弊病

  9. 衣着暴露能导致性伤害

  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

  1. 如何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2. 如何处理孩子间的问题

  3. 如何与邻居相处

  4. 训练孩子照顾病重的亲人

  5. 父母永远疼爱自己的孩子

  第四章 如何解决人性堕落的问题

  1. 孩子步入歧途

  2. 丈夫染上酒瘾兼有外欲

  3. 赚钱是为了享乐

  4. 嫖妓的后果

  5. 赌博不能令人发财

  6. 劝父亲戒酒

  7. 孩子所讨厌的父亲

  第五章 教导孩子认识生命

  1. 教导孩子生儿为人的目的

  2. 孩子于佛陀

  3. 种善因的善果的真实性

  4. 如何才能种善因才能得善果

  5. 正确的布施方法

  6. 教导孩子持守五戒

  7. 解释五戒的意义

  8. 让孩子爱上静坐

  9. 出家可让父母亲得到功德

  第六章 晚年的生命

  1. 生命的价值

  2. 父亲临终的最后一刻

  3. 家里值得尊敬的人

  4. 给予子孙祝福

  5. 行头陀不放逸

  第七章真正的佛教徒

  1、作一位真正的佛教徒

  2、废置的寺院与兴盛的佛寺

  3、解决佛教的危机

  4、塑造自身佛像

  

  第一章 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一、家庭的核心

   如果人的肉体停止作用,就表示他已经离开人间了。家庭也是如此,如果家庭缺乏凝聚力,那即使同住,也是毫无亲情可言。拥有充满温暖与亲情的家庭,是每个人都深切期盼的,而建立美满家庭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即将结婚的爱侣,则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迫切需要学习与了解的。

   以下的内容,对每个家庭都很重要。想结婚的人,想拥有家庭与孩子,更需要学习和深入地了解。因为婚后所产生的问题,大多都围绕在这些事上。如果能了解这些道理,就会获得许多利益。否则,就会遇上很多问题。这些道理就是“居士之法------建立美满家庭之关键”。

  家庭经常出现的问题

  

  

   无论什么人都有缺点,所以当双方组织了家庭后,有时难免会因为个人的缺点而产生磨擦,进而发生冲突。所以,如果家庭缺乏“居士之法”:即真诚、调伏、忍辱与布施的其中任何一项,就可能发生严重的问题,即是:

  (1)互不信任。

  (2)愚笨、与时代脱节、不懂得人情世故与烦恼的问题。

  (3)互相厌倦。

  (4)自私自利。

   解决这四项的最好方法,就是事前的预防,或者当问题发生时,就要赶快处理,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以致让它发展至无法收拾的地步。因为这四项问题,是导致其他问题相继发生的主因。

  第一个问题:互不信任

   在现今的社会里,虽然有些人是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但却经常会出现一个情形,就是互相猜忌,互相不信任。

   即使已成了夫妻,还是有诸多猜忌,而兄弟姐妹之间也会互相猜忌,甚至父母和孩子也免不了互相猜忌。更何况是不同血缘、不同家族,他们彼此之间的猜忌,相较与亲子与兄弟姐妹而言,只有更多的份。

  至于互相猜忌的原因,则有很多:诸如因嫉妒而猜忌、因偏心而猜忌、因以为对方想占便宜而猜忌,最离谱的是因没有责任感而猜忌。

   无论是因什么原因而猜忌,一般而言,同住越久,造成家人之间猜忌的因素就会越多。

  第二个问题:愚笨、与时代脱节、不懂得人情世故与烦恼的问题

   这问题的产生是因智慧、知识、能力的落差,简单的说就是愚痴。

   有些人想要有所成就,但由于能力有限,又不努力,经常赶不上家人的步伐,长久下来,造成他与社会脱节,以及家庭的困扰。至于其中的因由,不是因自己太笨,而是他的家人不断的提升自己。而他却不愿同家人齐心努力,结果他人怎么也帮不上忙。

   这种人老爱发牢骚,埋怨自己、埋怨兄弟姐妹、埋怨父母亲、到处埋怨,说自己被冷落,不被喜爱,由于不停的唠叨埋怨,以致最后家庭失和。

  第三个问题:互相厌倦

   彼此互相厌倦,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产生厌倦的不正确心态。

   有一位在清迈府的陪审员说,以前当有十八岁以下的犯罪青少年,被法庭下判送到感化院去接受再教育之时,他的父母亲都伤心的哭泣,苦苦哀求法官,希望法官网开一面,让他们带孩子回家教导,因为他们担心孩子在感化院受虐待。不管孩子的品行有多坏,在父母心中,仍是深爱孩子的。

   而现在的父母亲却完全不一样,当孩子犯了罪,法庭邀他们来商讨意见:“现在你们的孩子犯了罪,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的父母亲都会这么回答:“法官要怎么判决都可以,我真的对他很厌倦了,不知该怎么管教他!”态度完全跟以前的父母不一样。

   现在的社会,竟然有人会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厌倦,是令人心寒。

   因此虽然是同一家人,也要小心避免彼此厌倦对方。如果家里的成员有谁做错了事,而家里人懒得劝他,懒得指导他,这就会失去家庭的凝聚力,以致无法培养道德观念,这样一来,个人与家人的道德就无法获得提升。

   彼此厌倦对方,是家庭衰亡的预兆。因为日子一久,家里的人就会各善其身,互不关心,视家人为陌路人。当彼此不能互相关怀,互相容忍时,就会产生摩擦,发生冲突,甚至大动干戈。

   其实,共同生活在一起,应该要互相宽容与谅解,乐意接受家人的劝告。当看到有谁做了不对的事情,应当要马上提出意见,千万不要等到受不了才出言阻止,那时将会变成彼此互相指责,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第四个问题: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是一种不正确的心理病态,简言之就是不肯帮助他人。

   一般而言,当超过三个以上的人同住在一起时,就会开始分派别。当家里的人有了这种心态,就是一旦得到了某种特别的东西,就只想让自己派别里的人获得利益,至于其他人是否会焦虑和不快,他们都不在乎。若是这种自私的行为越来越频繁,兄弟姐妹之间的嫌隙就会越来越深。

   如果我们得到了东西,不愿与家人分享,反而想占他们的便宜,那么,最终一定会造成家庭失和,甚至会因为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而导致家庭的破裂。

  行居士法的家庭核心

   当任何人选择伴侣,或想结为夫妻组织家庭时,心里一定要先准备好,随时观照这四个主要的问题。

   要预防与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不容易,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的。如果每个人都知道维系家庭的核心,并能遵守与实践其原则,最终问题都能以解决的。

   佛陀教导众生,维系生命与家庭的基础原则,称为:“居士法”,它有四个原则,就是真诚、调伏、忍耐、施舍,也即是维系家庭之核心。

   一般而言,如果我们的心还在跳动,就表示还活着,若家里的人还行居士法,那么家庭的问题就会一一被解决,进而家庭会越来越团结,越来越温暖。

   居士法是由四项维系家庭之核心所组成的。它的重要性为何,并且它如何预防与解决家庭中的诸般问题?佛陀的教示如下:

  (一)真诚:能解决彼此猜忌的问题

   真诚的意思是指忠厚、诚恳以及互信。

   如果这样解释,也许有些人会不明白,真诚简单地说,即是负责任。

   从家庭角度来看,责任感对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来,是最重要的。若是缺乏了责任感,彼此之间就容易产生猜忌。同样的,若是选择伴侣,首先,一定要看清楚对方是否有责任感,对家庭是否能负起责任。

   真诚的人,会在四个方面表现出他的责任感,即是:

   1.在任务和工作方面:无论有多少任务或工作,无论那些任务有多艰难,或者情况不适合,预算有限,人力不足,时间紧迫,工作方面的资料准备不足等,尽管如此,真诚的人,一定会尽心尽力本分,负责任。

   2.在言语方面:言行一致,实话实说,为人脚踏实地,绝不浮夸。

   3.结交朋友方面:诚心与人交往,忠诚坦率,不用心机,不耍手段,有话直说,绝不口是心非。最重要的是正直不阿,没有四不行而行,即是:贪不行而行,嗔不行而行,痴不行而行,怖不行而行。

   4.道德方面:以个人处事而言,应以佛法为原则,不做违反佛教戒律、传统道德与国家法律的事情。这样不但能减轻警察的负担,而且还能避免死后堕…

《温暖之家 第一章 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