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尊者阿迦曼傳▪P27

  ..續本文上一頁名,卻生起對他們的大悲憫,知道有許多其他的村民將會相信酋長的話,那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罪惡和危險,因爲(如果他們不改變他們的信念)在他們死後,都將生爲老虎。

  第二天,他告訴他的朋友,他們已經被控訴爲假裝人形,想要殺害村民的老虎。「如果我們現在就離開這裏,」尊者阿迦曼說:「他們死後都會生爲老虎。這在他們是嚴重的業力,而爲了幫助他們,我們必須在此停留較久,即使因爲他們冷漠的供給,讓我們必須感受匮乏的痛苦。」

  從那以後,有時成群的觀察者從村裏悄悄地溜到尊者阿迦曼和另一個比丘住處的四周。他們叁、四個人成群而來,攜帶著工具當做武器。大約十或十五分鍾,每一群人就會從樹叢間或是經行禅思的步道附近出現,專注地凝視著尊者阿迦曼或另一個比丘,並懷疑地張望著四周,他們從不說話。然後他們就回到村落,第二天才會再來。

  他們觀察尊者阿迦曼的舉止好些時間,似乎對他還是不能確定,但是所有這段時間,他們從未注意到所謂「僞裝的老虎」的需要,也不在乎由於他們的冷漠,這些所謂的老虎是否正感受著任何匮乏。村民似乎並不在乎這兩個比丘每天是否有足夠的食物,或是他們兩個的住處是否舒適。他們只給米飯,再沒有其它的東西,不僅如此,所給的飯量也很少,即使泡了水還是不夠一個人吃。至於飲水,兩位比丘必須在他們已經洗完澡後,從山腳下的溪流中取回。他們的住處就在林間樹蔭下,它幾乎不太能夠遮陽避雨。然而那附近沒有任何山洞或斷崖,他們不能找到任何更好的住處。

  有時會下傾盆大雨,於是他們必須搜集乾葉子和樹枝,做一個簡陋的斜牆來擋雨。下雨的時候,他們被迫坐在蚊帳內的傘下,寒冷地顫抖著。然而,有時候強烈的山風夾著雨水,劇烈地吹打蚊帳,甚至他們的雨傘都被吹走了,留下兩個全身濕透的人,像樹葉般的瑟瑟發抖著。他們所有的比丘必需品散落各處,都被雨水浸濕了。在白天,他們還能夠收拾它們,趕緊去找另一個遮蔽之處,但是在晚上,情況就糟透了。狂風暴雨中,一片漆黑,雷聲刺耳欲裂,四周盡是被吹斷的樹枝砰然落地的聲音。在這時刻,生命全然暴露在大自然的狂暴之中。

  這就是尊者阿迦曼和他的同伴在自我犧牲的精神下,所忍受的嚴酷考驗,這是自找的考驗,他們必須忍耐直到村民的態度軟化了,讓他們恢複了理性爲止。

  即使有這些不便和匮乏,然而,它是個適合禅思的地方,沒有其他加重心意的負擔。深夜,那地區附近常有老虎的吼聲交響曲。它們都是龐大、凶猛的老虎,雖然它們就在不遠的地方漫遊,卻幾乎不曾接近兩位比丘所住的地方。很偶然的,它們之中的一只偷偷地來訪,或許來查查看有什麽好吃的沒有,但是當傘內的人一動或是坐起來,它就大吼一聲跳開了,從未再見過它。

  至於村民,他們的好奇和憂懼心仍然很強。他們每天下午叁、五成群地跑來觀察,卻從未對尊者阿迦曼說過一句話,尊者對他們也是一樣不發一語。有時,當監視著他的時候,他們自己之間會竊竊私語,做夢也想不到他能夠看到或閱讀他們的每一個心思,這是他們認爲無人能夠知道的。尊者阿迦曼也觀察著他們,有了更深入的結果!他知道他們繼續地試著挑剔他本身和他的同伴,這讓他非常憐憫他們,因爲他們被酋長誤導了,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將會發生什麽後果。

  尊者阿迦曼和他的同伴在那裏住了幾個月,而幾個月來,村民並未放棄找碴的意圖。畢竟說來,他們持續的意圖是可許的,總算幸運地(當然是指村民),村民並未企圖趕走他們。在這樣長時間的察看、等待之後,他們自己必定已經詫異地發現,比丘們沒有什麽過錯可以挑剔的,除了他們自己找碴的銳眼之外。

  一天晚上,當他禅思的時候,尊者阿迦曼用他的神通力聽到或甯可說知道,酋長正在詢問他的觀察團,兩個比丘有什麽過錯,觀察員一致地回答,他們不能找到兩只老虎的任何過錯,補充說,他們自己的懷疑對他們本身可能弊多於利。當酋長問到爲什麽會這樣,他們回答說兩位比丘從未做過任何可疑的事。

  「每一次,我們到那裏,」他們說:「兩位比丘不是閉眼靜坐就是來回走著,不會左顧右盼。任何僞裝來吞咬我們的老虎,當然不會是像這個樣子。我們已經監視他們很久了,但是他們從未露出一點蛛絲馬迹,如果我們繼續這樣,那對我們可能是有害的。最好是我們能夠跟他們談談,讓我們能夠更認識他們。」

  這個提議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他們說曾經在城裏看到一些比丘,他們認爲這兩個比丘是善良而可信賴的。他們說被比丘的風範所感動,遠甚於專注地找碴。在會議之後,他們同意要去找尊者阿迦曼,並問他坐著的用意是什麽,還有當他走來走去的時候是在找什麽。知道了這件事,尊者阿迦曼告訴他的同伴,村民們很快就要來找他們了。一天下午,就如他所說的,很多村民來了。其中一個問他爲什麽靜坐?還有當他來回走著時是在尋找什麽?

  「我的佛德掉了。」尊者阿迦曼說:「我坐著和走著是爲了找尋佛德。」

  「到底什麽是佛德?」他們問:「我們能夠幫你找嗎?」

  「哦,是的,你們都能夠,」尊者阿迦曼回答:「佛德是全世界(叁界)中惟一的無價之寶,佛德是全知的。那真是太好了,如果你們願意幫我去找佛德,那麽我們就能夠很快地找到佛德了。」

  「你丟掉你的佛德多久了?」

  「不久以前。有了你們的幫忙,我們就能更快地找到它了。」

  「這個佛德的無價之寶有多大呢?」村民問。「不太大也不太小」他說:「大小對你我都很適合。任何人找到了佛德,就是世界上的優勝者,因爲他能夠看到每一件事物。」

  「他能夠看到天堂和地獄嗎?」

  「當然,如果他知道怎麽去尋找佛德的話。否則,我們怎麽能夠說佛德是無價的和殊勝的呢?」

  「我們能夠看到死去的小孩、丈夫或妻子嗎?」

  「當然可以,」他回答:「當你已經找到佛德,你就能看到每一件事物和每一個人了。」

  「佛德有光亮嗎?」

  「是的,佛德有非常光明的亮光,遠比千百個太陽還明亮,因爲太陽不能讓你看到天堂和地獄,但是佛德能夠。」

  「婦女和小孩能夠幫你找尋佛德嗎?」

  「是的,每一個人都能夠。」

  「佛德在那些方面是無價和殊勝的呢?它能幫助保護我們防範魔鬼嗎?」

  「佛德在許多方面都是無價和殊勝的,那是數說不盡的,欲望、形象和無形象的叁個世界(中譯注: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要在佛德前面頂禮,沒有什麽能夠勝過佛德的。魔鬼都非常害怕佛德,他們害怕那些開始要尋找佛德的人,即使他們仍未找到它。」

  「佛德寶石是什麽顔色?」

  「在佛德的亮光裏有無法計數的許多顔色。佛德是佛陀的無價之寶。佛德是知識和光輝的泉源。佛德不是一個實體,佛陀在很久以前把它給了我們,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找到它。不過佛德在那裏並不重要,如果你真的想要尋找佛德,你就必須坐著或走著,自己重複念著佛德、佛德。在這段時間,你不要想到其他任何事情,讓你的思想安住在你內在的佛德中,如果你能這麽做,那麽你可能會找到佛德。」

  「但是,我們必須坐多久或走多久去尋找佛德?」

  「一開始,十五或二十分鍾就夠了,佛德不喜歡我們匆忙,一匆忙就厭倦而不能找到佛德了。今天這樣就夠了。」

  在這善巧的開示之後,村民就回到他們的村落去了。他們沒有告訴他說他們要走了,他們站起來就走開了。他們沒有說再見的習慣。在村子裏,其他留下來的人熱切地詢問著他們。他們重複著尊者阿迦曼的開示,並說他和他的比丘不是像他們起初所懷疑的僞裝的老虎。村民對他的開示有濃厚的興趣,不久之後,他們都熱誠地念起「佛德」來了,從酋長下至婦女和小孩都知道如何在心裏念誦。

  尊者阿迦曼的開示産生了奇妙的結果,比任何人所期望的還要快得多。過了不久,有一個男人能夠藉著尊者阿迦曼的善巧方法而找到佛德,他說在他忠實地奉行那個方法之後,很快地就得到一種喜樂的安甯,依照他說,在那個成就前的四、五天,他夢見尊者阿迦曼,他來把一枝有著光亮火焰的大蠟燭放在他的頭上,在他的夢中,他非常高興,因爲他能夠發出一種光,強度足以穿越他身邊幾公尺內的黑暗。當後來他得到了那種喜樂的安甯,他跑去見尊者阿迦曼,向他陳述他的夢和他的奇妙成就。尊者阿迦曼於是教導他一個更深入的修習,並告訴他要更努力。他細心地奉行尊者阿迦曼的開示,而很快地獲得較高的成就和附加的他心通,透過它,他能夠知道一個人的心有多麽汙穢或純淨。後來當他跑去見尊者阿迦曼時,他坦白地說出來,依照山地人的習性,他已經觀察了尊者阿迦曼和他同伴的心,現在很了解他們了!

  「那麽我的心像什麽呢?」尊者阿迦曼戲笑地說:「它是罪惡的嗎?」

  「那裏,」這老人立刻回答:「你的心解脫了所有的煩惱,它沐浴在一種奇妙的光亮裏面,你是世界上賢聖的人,我從未見過任何像這樣的事物。你已經住在這裏很久了!爲什麽你剛來的時候不教導我們?」

  「但是,我怎麽教呢?」他回答:「你們沒有一個人曾經來問過我。」

  「但是我不知道你是一個聖人,否則我早就來了。現在我們知道你是多麽地有智慧,當你被問到爲什麽靜坐和來回走路是要尋找什麽時,你說佛德丟掉了並要我們幫您找尋佛德,當問到什麽是佛德時,你說佛德是光明之寶,事實上,您的心已經是佛德,但是您要使我們的心像您一樣光明,現在我們知道您是神聖而智慧的,您不需要我們幫您尋找佛德,您是要幫助我們爲自己尋找佛德!」

  那個人成就於法的消息很快地傳遍了全村。每一個人對於念「佛德」都更有興趣了,也因此對尊者阿迦曼更感興趣了。從那時起,兩只「老虎」的事就被完全遺忘了。

  每天早上,尊者阿迦曼和他的同伴後面就跟隨著那個人,替尊者拿著缽器,也從尊…

《尊者阿迦曼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