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鞋爲什麼有六個洞?
僧鞋六個洞,不爲美觀也不爲涼爽,卻有著哲理和修行的內蘊。。。
在佛寺裏,凡人也常有能體會的智慧。
像我在寺裏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時的納悶起來,那鞋其實是不實用的。
一只僧鞋前後一共有六個破洞,那不是爲了美觀,似乎也不是爲了涼爽。因爲,假如是爲了涼爽,大部分的出家人穿鞋,裏面都穿了厚的布襪,何況一到冬天就難以保暖了。假如是爲了美觀,也不然,一來出家只求潔淨,不講美觀;二來僧鞋的黑、灰、土叁色都不是頂美的顔色。
有了,大概是爲了省布,節儉守戒是出家人的本分。
也不是,因爲僧鞋雖有六洞,製作上的布料和連著的布是一樣的,而且反而費工。
那麼,到底是爲什麼,僧鞋要破六個洞呢?
我遇到了一位法師,光是一只僧鞋的道理,他說了一個下午。
他說,僧鞋的破六個洞是要出家人“低頭看得破”。低頭是謙誠有禮,看得破是要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要看破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及參破六道輪回,勘破貪嗔癡慢疑邪見六大煩惱。甚至也要看破人生的短暫,人身的渺小。
從積極的意義來說,這六個破洞是“六法戒”,就是不淫、不盜、不殺、不妄語、不飲酒、不非時食;是“六正行”,就是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贊歎、供養;以及是“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小小一只僧鞋就是天地無邊廣大了,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出家人。出家人不穿皮製品,因爲非殺生不足以取皮革,出家人也不穿絲製品,因爲一雙絲鞋,可能需要犧牲一千條蠶的性命呢!就是穿棉布鞋,規矩不少,智慧無量。
最後我請了一雙僧鞋回家,穿的時候我總是想:要低得下頭,要看得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