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所說的法(真理),人人有份。它並不特別屬于某一宗教,不論佛教、婆羅門教或基督教;也不專屬任何國籍,不管是泰、中、法、英、美、日,任何人證悟了它,就擁有它。
悟者得之;迷者不察。人人本具,不論教派。
悟了,你無法阻止他人修習它。
悟了,你無法摧毀它,因爲它不可摧。
你無法阻止他人證悟它,因爲行者自修自悟。
悟了,你無法摧毀它,因爲它一直如此。
二
人本身即是宗教。
法在人中,人即是法。
古人說:「天堂在心中,地獄在心中;涅槃(一切煩惱與痛苦的止息)也是如此。」
心在那兒?
你可曾見過心?
若不曾見過它,你應該修行直到了解心是什麼爲止。
地獄是指心理上的痛苦或不快樂。當它消失時,我們便在天堂裏。每當瞋心起時,我們又回到地獄。
叁
佛性是清、明、靜、淨、亮、敏的心。這心人人都有。
水和泥不是同樣的東西。泥使水看來混濁,但水本自明淨。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如果能領會這點,便能逐步走上正道。佛性就是清、明、靜、淨的心。心淨則泥無法再使水染;心亮則泥沈,脫底而落;心靈敏則輕,能看清萬物。
世間法(世俗谛)與出世間法(勝義谛)同時存在。如果我們真正體悟後者,便能辨別兩者,否則便無法區分。
四
使悉達多太子成爲佛陀的法,在他之前就已存在。它就是當下這平常的心。
你現在聽我說法的心如何?
它是中性的,帶著覺性的。
你覺知這心嗎?
假使你覺知這中性的心,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定。你可以工作、談論或思考任何事情。這種心毫不費力。
它很容易調教,但是,不了解它的人卻常把容易的變成困難的,或是簡單的複雜化。
這中性的心(自然而)毫不費勁。
人人有這種心,但我們不曾注意。它就是所謂的平等心。
五
人,生而思考,思此想彼,永無終止。
念頭像溪水般的流動。
念頭是最快的,快過閃電或其它。
由于我們看不清念頭,所以有痛苦。念頭本身並不痛苦。當念頭生起時,我們不能同時看見、知道和了解它,因而生起貪、瞋、癡而帶來痛苦。
貪、瞋、癡事實上不存在,只因爲我們看不見「心的源頭」,所以它們才生起。
六
因此,讓我們來培養自覺。念頭生起時,知道、看見、了解它。這就是覺-定-慧。我們稱之爲「自覺」。只要我們覺知,念頭就無法作怪;若不留神,它便導演不停。
這方法是頓悟的快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