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覺行者 七 僅憑希望是不可能達成的(它也是苦)
有許多種禅修方法。我曾練習過許多種,但這些方法沒有導向智慧的産生。現在我們所練習的方法是直接通向智慧的。如果知道正確的方法,任何人都可練習它。當內在智慧生起時你會自己知道、看見、明白。因此,舉手放手是培養覺性發展智慧。當我們全然地徹底地去練習它,它將自然地湧出大量的智慧。
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任何人毫無例外地都可練習它,不管他們做何種工作,信仰何種宗教,他們都能練習。每個人都有身和心。身體是我們用眼睛能看見的物質,稱之爲色;心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手觸不著的,稱之爲名。兩者是相同的。
當我們培養了覺性,智慧會自動生起。如本有的種子發芽成長了一般。若是虛有之物,我們就不必理會。我們知道了名色之後,我們會知道所有一切事物,我們真的能從苦中解放出來。例如,我們不粘著假名。知道這點後,按照我所指導的方法去做更多的手部動作培養覺性。我們可以動作得快一些了。念頭的生滅是最快的,快過閃電。
當智慧增長時,就會知道、看見、了解貪嗔癡。當我們知道它,心中的苦就減少了。大部分人誤解了,以爲貪嗔癡是正常的。明道者就會說貪嗔癡是苦、是醜陋、是肮髒的,所以他(她)就不會讓貪嗔癡靠近。這就稱之爲知道自己的本心,它原本是清淨的、光明的、甯靜的。當我們知道這點,智慧之水爆發,湧現巨大潛能,由涓涓細流彙成浩浩大河。
所以,這個方法是培養越來越多的覺性。知道所有能用眼睛看得見的動作:肢體的動作,如眨眼睛、向左或向右看等細小動作。但是我們不能用眼睛看到我們的心,我們只能用覺定慧看到我們的心。我所說的定不是閉起眼睛靜坐不動的定。定是指置心一處覺知自己。當我們持續不斷地覺知自己時,這就稱之爲定,也稱之覺性。當我們心動時我們就能立即知道念頭。如果要談,會有很多的東西可談,但我希望你們去練習動作,親自練習,果實自然會成熟的。
尋找佛陀
尋找阿羅漢
尋找涅槃
不要尋找虛無之物
到你自己內心深處去尋找
時時刻刻保持覺知
你將會發現、看見
隆波田生平(1911-1988)
曾用名: 潘 印特佩悟
出生日期:1911年9月5日
出生地點:泰國洛伊省.江翰.阿禾.布宏小鎮
父親:清. 印特佩悟
母親:珊. 印特佩悟
當他年幼時他父親早逝。當時他們村子裏沒有學校,所以他沒有上過學。他和村子裏的其他孩子一樣幫助他母親種莊稼。
當他十歲時,他在村裏的寺院剃度爲沙彌。在那裏他學習了老撾語字母表及一些巴利文,不過這些足夠應付讀和寫了。接著他開始練習修禅,修習許多種方法,如念“佛-陀”,數息等。一年半之後,他脫下僧袍回家,以幫助家裏謀生。
二十歲那年,他依照泰國傳統再度出家。這給他更多時間去修習禅定。六個月之後他再度還俗。二十二歲那年他結婚了,育有叁個兒子。他常是村裏佛事的領導者,因此叁次被選爲村長。不管他生意上多忙,他都堅持禅修練習和心靈成長探索。
後來他移到江翰鎮的中心以便孩子們上學。作爲湄公河上的一名商人,他沿河上下往來江翰、侬海、越南,有時最遠到達浪諾邦。這給予他接觸許多禅師的機會,鼓舞他去求法。他發覺到他多年的做善事、做功德、多種方法禅修,他仍沒有克服嗔心。這促使尋找另外的方法。
1957年,45歲那年他離開家下決心去尋找真理。他來到農蓋摩尼光寺。在這裏他學習一種稱爲“肢體運動”簡單的的內觀禅修方法,但他沒有象其他人一樣口念“動-停”。他只是覺知身體動作與心念。兩叁天之後他就滅盡了苦,沒有老師沒有儀式。那時是1957年7月8日星期一黎明。
然後他回家了,他把他發現的這個方法教導他的家人和親友,這樣做了二年零八個月。
1960年2月3日他再度出家,他認爲這樣更利于宏法。
隆波田所教導的法廣泛地在泰國和國外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練習他的方法。他把他自己的人生奉獻給傳法,即使他在1982年診斷他得癌症。後來他的健康惡化了,他仍然堅持教導佛法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隆波田,在洛伊省的大明光寺禅修中心平靜安祥地離開了人世,享年77歲。他獻身于傳法工作31年。
內封:
“我們必須自我學習,教導自己。
我們必須看見自己,知道自己。
我們必須理解自己,成爲自己。
因此你不必將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
就這樣不斷地練習,平常地練習。
不著急,沒有疑惑,沒有推想。
也不期待結果。
就這樣簡單地移動,一次一個動作,覺知。
當你知道時,讓它過去;當你不知道時,也讓它過去。
有時你會知道,有時你會不知道,讓它們過去,覺知。
當身體動時,知道它;心動時,知道它。
這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練習。
置心一處真正地練習,自在地練習。
如果你正確地培養覺性,
最長的時間將不會超過叁年,
中等長度的時間是一年,
最快是一至九十天。
我們不必談論修行的成果,
只要真正沒有了苦就夠了。”
封底:
“我們必須自我學習,教導自己。我們必須看見自己,知道自己。我們必須理解自己,成爲自己。因此你不必將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就這樣不斷地練習,平常地練習。不著急,沒有疑惑,沒有推想。也不期待結果。就這樣簡單地移動,一次一個動作,覺知。當你知道時,讓它過去;當你不知道時,也讓它過去。有時你會知道,有時你會不知道,讓它們過去,覺知。當身體動時,知道它;心動時,知道它。這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練習。置心一處真正地練習,自在地練習。
如果你正確地培養覺性,最長的時間將不會超過叁年,中等長度的時間是一年,最快是一至九十天。我們不必談論修行的成果,只要真正沒有了苦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