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生命或是安祥的生命
當有些人聽到這個主題時,可能明白或了解它的意義,因爲混亂與安祥都存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早已體驗和認知它們。我們可以說,有混亂之道與安祥之道。
沒有人想要混亂。當我們聽到這個主題時,可能會認爲我們可以在安祥的生命和混亂的生命之間做一個選擇。我們可以說,我們想要安祥的生命,但假使沒有正確地追尋,我們將不會找到它。
當我們觀看自身之外的外在事物時,我們看的是別人的是非。我們不會看見自己的對或錯。我們看不見自己,因此我們看不見自己的心。當不好的事物或迷惑甚至安祥生起時,我們看不見它們,因爲我們觀看的是我們自身以外的外界事物。
佛陀告訴我們要和自己在一起,要與我們的身心、我們的生命和覺性在一起。我們應當單純地保持覺定慧,或者我們應當成爲一個知曉的人,一個如佛陀教導般的覺醒與喜樂的人。
假使能遵循這條正道,照見我們的心或生命,我們將會有安祥與正常的生命,因爲貪、嗔、癡或是憂傷與喜悅不能擾亂我們。
我們總是忘記或迷失自己。當某些事情發生時,我們沒有觀照自己或觀照我們的心,因而生起了苦受。我們總是將自己的苦歸咎于別人,然而我們之所以會受苦,真正的原因是因爲我們沒有認識自己,或是因爲缺乏正知。倘使我們具足正知,我們就會一直觀照自己。當事情發生時,無論原因是自己或別人,我們都不會忘記自己。
智者勸告我們不要忘記自己。不要讓癡、無知或無明生起。事實上並沒有癡或無明。只有當我們忘記自己或沒有吏自覺時,它們才會存在或生起。
假使有人能夠始終保持覺知,就不會懼怕任何問題,也不會因爲任何問題而泄氣,不論原因是自己或別人。當問題出現時,會毫無痛苦地解決它,因爲是用覺定慧來解決的。無論問題如何困難,他們都用平常心來解決。艱難的問題會變得很簡單。穩定、清淨、有自信的心會處理沈重的負擔。
佛陀告訴我們,不要懼怕問題,也不要逃避,因爲它們總是跟著我們。不過我們卻可以用覺定慧來解決它們。如果沒有正知,卻試圖逃離它們,我們將會受苦。倘若每個人都能以覺定慧解決他們的問題,世界將會非常祥和。每個人都應該回歸自身,思考並找出正確的方法,以覺定慧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