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第十六章 環境與生存

  第六篇 此世界與他方世界

  第十六章 環境與生存

  宇宙的起源

  我們無法假定宇宙有一個起點。認爲宇宙有起點,是因爲我們的想像力貧乏。─羅素─

  有叁種不同的思想派系涉及宇宙的緣起,它們是:一、認爲宇宙的存在來自于它的本體,這種本體是非智力性的,但是,由于本體自我不斷的繼續運作,使所有的事物都起了變化。

  二、認爲宇宙是萬能的「神」所創造的,「神」創造了宇宙和宇宙的一切事物。

  叁、認爲宇宙的緣起是不可思議的,它無始無終。佛教的宇宙觀是屬于第叁種,西方大哲學家羅素也這麼認爲:「我們無法假定宇宙有一個起點。認爲宇宙有起點,是因爲我們的想像力貧乏。」

  現代科學家認爲,在數億萬年以前,剛冷卻的地球是沒有生命的,生命緣起于海洋。佛教從來沒有宣稱這世界、太陽、月亮、星星、風、雨、晝、夜,是「神」所創造。

  佛陀認爲宇宙不是過去任何一個時刻的創造,世界在每一秒鍾都有數以百萬計的創造。世界本身在不停的創造,也在不停的毀滅。佛教認爲宇宙體系經常出現,也會自己消失。曆史學家H.G.威爾在他的著作《世界簡史》裏提到:

  「一般的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久遠的年代已經存在了,它也可能永遠的存在,沒有終極點。……人類生存在地球已經有六、七千年的曆史了,這也許是一個爆炸性的觀念。在這以前人類好像不曾出現在地球。」

  很多宗教用來解釋宇宙的緣起和終結的都是一些拙劣的構思。在宗教立場,認定宇宙是「神」在某一特定的時間作創造的構思,在科學昌明的今天,已經站不住腳了。

  今天的科學家、曆史學家、生物學家、人類學家以及一些思想家,都在努力的探溯和發掘宇宙緣起的新知識。在最近發現的新知識中,並沒有和佛教思想相互矛盾。羅素說:他敬重佛陀,是因爲佛陀沒有犯下有如其它宗教的有關宇宙緣起的錯誤。

  一般宗教對宇宙是緣起,只是接受了推理性的解說,因此,不爲現代科學知識份子所接受。甚至佛學者所注釋的經典,也被科學家質疑。佛陀並沒有浪費他的時間在這個課題,他保持沈默的理由是,佛教的價值在于獲得心靈的解脫和智慧,宇宙的緣起並不重要。然而,一個人如果堅持要研究這個科目,他就必須深入的探討與科學、生物學、地理學和天文學。這些科目能提供比佛教更多也更有參考價值的材料。佛教的價值在于培養今世和來世的生活情操,一直到解脫。在佛陀眼裏,這世界只有生死不斷循環的「輪回」。對佛陀而言,宇宙的起點和終點都在「輪回」之內,因爲物質與能源不斷的相互依賴而存在,尋找出宇宙的起點和終點,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實際,所有一切有關于宇宙緣起的思想都是空談泛論,不是究竟的或絕對的真理。

  「虛空無盡,衆生無數。

  宇宙中有無數的世界。

  佛陀教導我們,

  智慧無盡,道德也無盡。」

  ─ 斯裏.拉瑪詹德拉─

  一天,木伧伽子(Malunyaputta)要佛陀向他解釋宇宙的緣起,如果能令他滿意,他就願意追隨佛陀。其實,佛陀並不強迫任何人追隨他,因爲真理是不需要任何強迫性的支持。佛陀對木伧伽子的問題保持沈默不給予他面的回答。對佛陀而言,回答這個問題是在浪費時間,人們不應該關注于過去的問題,而是應該關心未來的解脫。爲了讓木伧伽子明白這個道理,佛陀對他開示道:

  「有一天,一位愚癡者被毒箭射中,他拒絕醫生的診治,他要先找出箭镞的毒素,當他還沒有完成他的想像,就已經毒發身亡了。」

  我們最迫切的任務是如何通往涅槃,而不是爭執于宇宙的緣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