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仁慈與殺生

  仁慈與殺生

  仁慈與殺生永遠無法並存。

  佛教不認爲殺生可以合理化,仁慈和殺生根本就無法並存。很多人殺死他們心愛的寵物,是因爲不忍心看見牠們受苦。如果這種做法是正確的,那麼他們爲什麼不用同樣的手法殺死那些生命垂危、忍受極大痛苦的親人呢?

  當人們看見他所蓄養的寵物患病時,因不忍心牠們受苦而將牠們殺害,他們把這種行爲叫做仁慈的殺生。其實這對那些寵物並不仁慈,他們只不過是爲了避免和防範將來可怕情景的發生。如果人類對動物有真正的仁慈,就不會因爲要解除動物的痛苦而殺害動物。不管人類是多麼的誠意和仁慈,殺生同樣是不正確的處理方法。雖然說,這類的殺生並沒有嗔恚的成份,可是人類還沒有理由來使殺生合理化。

  很多人誤解以爲動機是善良的,殺生也可以是一種善行。殺害病患的寵物是爲了解除牠們的痛苦,這種行爲如果是善良的,我們懷疑他甚至有更善良的意圖和動機。殺生是意識産生後的行爲,注定會帶來有害的結果。因此,佛教認爲「仁慈的殺生」和「安樂死」是不會産生善業的。

  佛陀說,只要人人都不殺生,就能和睦共處。佛教無法承認「仁慈的殺生」的合理性。但是,在無嗔恚也非嫉妒,並非蓄意傷害的情況下殺生,是可以被原諒的。

  話說回來,衆生的苦是惡業造成的,如果要「仁慈的殺生」不如防範惡業的形成。佛教有一套完善的系統來減輕和消除痛苦。

  自衛與殺生:

  佛陀告誡人們不要殺生,如果每個人都遵守這一項原則,就不會自相殘殺了。佛陀說,即使當生命受到威脅時,爲了自衛也不能殺生。以武器來捍衛自己,但是不傷及其他生命,是一種仁慈的行爲,人類太愛惜自己的生命了,不准備放棄。有這種仁慈的心就不會遭遇不幸。實際,人類爲了捍衛自己的生命而鬥爭是一種自然的反應,自衛卻是另一回事。當自衛時,無意的殺害對方,是不需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的,如果是蓄意的,就會造成惡業,就得面對果報。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殺生就是殺生,不能因爲不贊成時稱爲「謀殺」,贊成時稱爲「處死」,我們的戰士被殺害時,稱爲「犧牲」,贊同殺生也就是贊同戰爭。如果我們排除了一切情緒的因素,我們就會了解到殺生就是殺生。

  在過去,很多科學家和宗教家都以「神聖的戰爭」、「仁慈的戰爭」、「正義的戰爭」、「無痛苦的戰爭」來奪去他人的生命。他們聲稱,只要刀刃是鋒利的,死亡就不會痛苦。佛教絕對不承認有合理的殺生存在,當一個生命受到另一個生命威脅時,任何人都有權力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