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與參軍
你可以做一個真理的戰士,而不是侵略者。
一天,一位名叫幸哈的將軍來到佛陀跟前,向佛陀請示:
「世尊!我是一名軍人,我執行國王的命令爲他戰鬥,而您卻教導我,對一切苦難者要有無限的慈悲和憐憫。您是否同意我懲罰犯罪的人?您認爲我們爲了捍衛國家、保護妻子、子女和財富而作戰是錯的嗎?您是否要我們不戰鬥就投降嗎?我們是否應該歸順邪惡的侵略者,根據他們的意圖而屈服于他們或忍受他們的折磨,讓他們繼續的以暴力來威脅我們?您是否主張所有的戰爭,包括正義之戰也都應該禁止?」
佛陀回答道:「應該處罰就必須處罰,應該關照就必須多關照。不要傷及一切無辜的衆生,以公平和正義來看待戰爭,要充滿慈悲與關懷。」
這種說法並不矛盾。人們因自己的罪行而被懲罰,這並不是執法者邪惡的意圖,而是他自己的罪行使他自己被懲罰。執法者在懲罰罪人時,心裏是沒有嗔恚的。當一個殺人犯在謀害他人生命時,就應該了解到他必須爲他的罪行付出代價,而不是歸咎于命運。
佛陀接著說:「佛陀提醒人類,所有的戰爭都是悲慘的。但是佛陀並沒有說過,那些已用盡一切方法來避免沖突,但是仍然不得不卷入戰爭,來維護和平和社會秩序的人應該譴責。」
「爲了生存就必須鬥爭,鬥爭是免不了的事。但是,我們要確定,我們不是在違反真理、公道、正義或爲了自己私人的欲望和利益在鬥爭。那些爲權力、私欲、財富、名譽而鬥爭者,都不會有好的果報。那些爲了和平和真理而鬥爭的人,就算是失敗了,也是光榮的。」
「一個人只要到戰場,就准備犧牲,犧牲是軍人的命運,沒有理由去埋怨。一但勝利了,他將被人民視爲偉大的戰士,可是無論他多偉大,命運之輪還是繼續的運轉,終究免不了一死。如果戰士們都能緩和自己並滌除內心的嗔恚,減低征服敵人的心念,對敵人說:『來吧!讓我們和平共處的做兄弟吧!』那麼,他得到的真正的勝利,是永久的勝利。」「幸哈!戰勝敵人是偉大的,但是戰勝自己更偉大。那些教導你如何戰勝自己的教義,不是教你去殺害他人的生命,而是教你去保護他人。征服自己的人,比起做自己奴隸的人更能夠生存、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勝利。人們如果能遠離心識中自我的幻覺,就能夠在生命的戰場屹立不倒。人們的意圖如果是正義和公道的,他將不會失敗。如果他擁有仁慈與愛心,他將不會受苦。以這些心靈的甘露,勇敢和智慧的去鬥爭,你將成爲一位真理的戰士。」
戰爭和暴行是沒有正義的。當我們向敵人宣戰時,我們聲稱自己是爲了正義而戰。而對方向我們宣戰時,卻宣稱我們是不正義的。到底誰能使戰爭合理化?誰是爲正義而戰呢?我們不應該再以這種原始和不文明的行爲來解決我們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