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宗教
在人類的本性中,潛藏著獸性。 ─甘地─
「性」是人類最原始的動力,性的影響深邃。因此,某種程度的自我節製,對人類而言是必要的。如果想進一步對自己的心靈有所發展,對心識的控製更加應該收發自如,致力于更高的自我心靈的鍛煉,就顯得更重要了。要克服「性」這股強大的動力,必須先降伏自己的心念。只要能控製好「性」的沖動,將更能有效的控製其他的行爲和情緒。
「獨身」是開展心靈力量的條件之一。但是,佛教並不強迫每一個人都過獨身的生活。「獨身」與培養心靈的成就有關,但是,對一般的佛教徒而言,只要持守不邪淫戒就可了,絕對不能對性欲有所放縱。性欲放縱者,無論在生理或心理都會帶來不幸。
佛教徒必須在某種程度控製自己的性欲。當人們沈迷于性欲時,他的行爲還不如動物。我們稱性放縱者爲「低等動物」。誰比較「低等」呢?是動物還是「人」呢?誰 比 較 正常 呢 ? 難 道 是 性 放 縱 者 ? 誰 比 較 有 規 律 和 有 原 則 呢 ? 這 一 比 較 , 高 尚的「人」,就顯得比動物「低等」多了。爲什麼呢?因爲,人類擁有心智能力,能夠正確的運用心智、壓製沖動。可是,人類常爲性沖動所奴役,因此,就顯得比動物更「低等」了。
我們的祖先不重視「性」的問題,他們了解「性」那股強大的動力,因此,不需要特別地去鼓勵。但是,我們今天被成千上萬的「性」渲染所誘惑,種種挑逗性的廣告、海報到處可見,有些人甚至爲「性放縱」作辯護,認爲控製「性欲」會導致心智失常。
事實,控製「性欲」是各種文明的首要原則。我們這「現代文明」已經汙染了我們對「性」的認識。我們的身心,也受到了不正當「性」觀念的感染。
在現代社會在「性」觀念的潛移默化下,養成時下青年在公衆場合造成性騷擾的習慣。一般無辜的女性,很難自由自在的行動而不被騷擾。話說回來,那些穿著新潮服裝的女性,也要爲這一點負起大部份的責任。
人類是唯一沒有性欲休止期的動物。不幸的是,商人利用人類性欲的本性,使人類長期暴露在這種病態的性刺激下。現代生活中,很多神經衰弱者,可溯源于這種不平衡的刺激。社會都希望人類過著一夫一妻的生活,但是,女性卻被鼓勵運用一切原始的條件,誘惑所有可以被誘惑的人,甚至令所有的男性爲她意亂情迷,包括她自己的丈夫在內。
很多社會強製推行一夫一妻的製度。一個男人縱使有很多缺點,如:偷盜、撒謊、欺騙,但是,只要他對妻子忠實,在他妻子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名有德性的人,他的一切罪行都獲得妻子的寬恕和原諒。這製度也存在某種危險性,有些人把一夫一妻製看作是人爲的製度,而非超越一般性的普遍法則。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性」在人類的生活中,有著一定的地位。不需要不健康的壓抑它,也不需要以病態的心理去誇張它。如果我們重視「性」,就應該適當的以自己的意識去控製它。
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不應該過分的強調「性」。過份強調「性」生活,會成爲「性」的奴隸,對婚姻造成傷害。「性」是夫妻雙方面的問題,有需要,有付出,真正的協調和滿足雙方,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生活。
婚姻是結合男女雙方而成爲終生伴侶的過程。耐心、容忍和了解是婚姻的叁大原則。婚姻是愛的結合,而不是被繩索捆綁。物質需求、建立家庭、與妻子分享自己的一切,是做丈夫的責任。夫妻生活的理念是「我們的」而不是「你的」或「我的」。一對好夫妻必須坦誠相處,彼此間不保留秘密。保留秘密會導致猜疑,猜疑導致嫉妒,嫉妒引發嗔恚,嗔恚造成仇恨,仇恨形成敵對,敵對締造無比的痛苦,包括流血事件、自殺甚至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