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的意義
自然是公正的,不能以祈禱方式去討好它。
人類不是失敗的動物,只有失敗的動物才會乞求牠的需要和等待施舍。佛教認爲人有潛力成爲自己與宇宙的主人。人類是因爲無明而蒙蔽了自己的潛能。因此,佛陀告訴我們,人是有潛能的,人必須提升自我的精神層次,並嘗試了解自我的能力,同時去開發它。
佛法給予人類充分的責任感和尊嚴,使人類成爲自己的主人。佛教說,沒有一個「最高」的存在,裁判一個人的行爲和命運。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是因爲你和我的需要而創造的,並不是爲其它不可知的存在者的需求而創造。
記住!自然是公正的,不能以祈禱等方式去討好它,自然不會因爲你的獻媚而特別眷顧你。佛陀清楚的表示過,涅槃的真正快樂,不是通過背誦經典、苦行、祈禱、忏悔、歌頌、誓願等等途徑就能得到的。
有一回,佛陀講述了一則有關祈禱的故事:有一個人想渡河,他坐下來祈禱,希望能到對岸去,可是他的要求落空了。要渡河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橋梁,或製造木筏或小船,再不然遊泳過去,這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樣的,要渡過生死輪回的河流,單靠祈禱是不夠的,他必須精進、努力于實踐道德化的宗教生活,有效的控製自己的情欲,淨化自己的心識,消除心中不淨的煩惱,才能達到最高的目標──涅槃。只靠祈禱是不行的。
假如祈禱是必然的,那麼應該將它轉向強化內心,而不是祈求。下面有一首詩,告訴我們祈禱的真正意義。
我不以祈禱躲避危險,
但是,我不畏懼它的出現。
我不祈求緩和我的痛苦,
但是,我以心靈之力戰勝它。
我不在焦慮、恐懼中祈求得救,
但是,我以忍耐贏取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