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與無神論

  佛教與無神論

  無神論與唯物論的思維方式一致,他們的知識並沒有超越這世間的知識。

  佛陀反對無神論,因爲無神論者否定了禮敬聖賢、否定了出家,否定了道德與社會義務,也否定了宗教生活。佛陀特別強調道德和精神價值的存在,佛陀推崇道德的超越性。如果說佛陀也是一位無神論者,這僅僅是針對佛陀否認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神的存在。但是,這種「無神論」經常帶著譏諷和毀謗的含義,事實,這絕對不是佛陀的教義。一般人把無神論和唯物主義擰在一起,唯物論者主張,沒有什麼能超越對這世間的知識,他們所追求的只是眼前的少許成就。佛教並不支持這種短視的做法。

  我們不能因爲佛陀不相信這世間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神」,就把佛陀當作是無神論者、唯物主義者,佛教對「神」的觀念,不同于其它宗教。其它宗教不能因爲信仰不同而使用不合理的辱罵或中傷的字眼。

  佛教同意其它宗教所說的真實性和永久性的幸福,無法在這物質性的世間裏找到。佛陀也認爲,真實性和永久性的幸福,無法在較高或較低的生界(天堂或地獄)裏找到。佛陀所提倡的精神價值,是超越世間的境界(涅槃),這是不分來世、此時或此地的。涅槃紮根于這世間,是追求人世間最高成就的境界。

  一切行無常

  一切受是苦

  一切法無我

  若以慧觀照

  得厭離于苦

  此乃清靜道

  《法句經》V.277,278,27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