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
悉達多太子的出家,是前所未有的最大膽的行動。
外道非議悉達多太子的出家。認爲他是「抛開妻子和家庭」。然而,假使他不是靜悄悄的離開,而是以摯愛的心情,舉行一個隆重的告別會。那麼,他的親人會苦苦的哀求,改變他堅強的出家意志,這一幕將變得歇斯底裏。同時也可能導致他的父親淨飯王(Rajah Suddhodano)所統治的國家陷于混亂。就是因爲這樣,他不敢向父親和妻子提起有關他出家的計劃,避免被他們說服而放棄。當他二十九歲那年,正當血氣旺盛、年輕有爲的時候,他爲了尋求真理,毅然放棄了世間所有物質的誘惑。當他離開王宮前的那一刻,他到寢室門口注視著熟睡的妻子和剛出世的孩子,那拒絕留下來的沖動,給他帶來了必然的最後掙紮。在當時的印度,一個人放棄了家庭和摯愛的一切,出家成爲一位修行者,過著神聖的生活,是一件光榮和高尚的事。從各種角度來看,悉達多太子是大膽和毅然地進行他出家的計劃。
他出家的目的,並不是爲了個人的自我解脫,而是爲了解決人類的苦難。對他來說,人類就是一個大家庭。悉達多太子的出家,是前所未有的大膽行爲。
爲了達到覺悟的目的,出家是必要的,覺悟須要擺脫一切世間因緣的束縛。人世間的痛苦是因爲執著而形成的。我們的憤怒、憂慮、貪婪和怨恨及所有不愉快、緊張、頑固和悲傷都是因爲不能放下。如果你有任何的煩惱和困難,請自我反省。你會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放不下。假如悉達多太子眷念于他的妻子、孩子、王位和世間的享受,他將永遠也不會發現治療人類痛苦的良方。所以他舍棄了一切,包括世間的榮華富貴。出家是爲了更自由的、沒有幹擾的、更加集中精力的爲人類尋求解脫痛苦的真理。
在這位年輕太子的眼裏,整個世界都爲貪婪、嗔恚、欲望所燃燒,還有很多汙穢的心念點燃了我們內心的欲火。他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包括他的妻子和兒子在內,都爲了心理或物質的失調而受苦。因此,他決心舍棄一切,毅然的去尋求一個解脫人類痛苦的真理。
這裏有一首大家熟悉的詩歌,是最好的寫照:他並不是討厭他親愛的孩子,他並不是厭倦了他心愛的妻子,令他震憾的是:並不是吝啬對他們的愛,而是他更愛覺悟之道。終于,他突然的舍棄了所有的一切。 —德威.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