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皈依住持叁寶到皈依自性叁寶
(2008年10月2日在天花苑精舍爲新皈依的弟子開示)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叁稱)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衆中尊(叁稱)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叁稱)
叁寶有賢聖叁寶、住持叁寶、自性叁寶。佛在世的時候呢,就是賢聖叁寶,有佛住世,有佛講法,有諸大比丘諸大阿羅漢,賢聖充滿,這是賢聖叁寶。
住持叁寶呢?就是佛滅度以後,凡是佛像,不管塑的、繪的;凡是佛塔,佛塔就是供養佛舍利的地方;都代表佛,叫住持佛寶。住持法寶呢?就是叁藏十二部教典,經律論叁藏,佛宣說的教法,都稱之爲法寶,叫住持法寶。住持僧寶呢?就是出家衆。出家衆以戒爲師,以戒爲主,他能代佛宣法,爲住持僧寶。這就是住持叁寶。
佛寶就像大海中航船的舵手,能夠正確指引方向。佛具大智、大悲、大願、大力、大雄、大無畏,功德很大,我們在苦海中由此岸到彼岸,就要靠佛寶。就像在大海中航行要靠舵手一樣。
法寶是佛說的教法,尤如暗暗長夜中的指路明燈,使我們明因識果走正道。有學,有修。學的內容就包括般若、法相唯識,代表佛說的經典內容。修就要修戒定慧,修菩薩行。
僧寶是代佛宣化。就好像世間上的醫生或者看護。你害了病要醫生開方,要護士打針拿藥,離開他就不行,我們要治身病、治心病,就不能離開這個醫生。這就說明叁寶功德。爲什麼要皈依住持叁寶,原因在這裏。
但最終來說,由住持叁寶來引發我們的自性叁寶。什麼叫自性叁寶呢?你能夠由迷轉覺,到了佛的境界,自覺覺他,不被六塵所轉、五欲所迷;這就恢複了自性佛寶。你能由邪轉正,不走邪道走正道,就好像在黑暗中有指路明燈,心中就有一個靈明,心珠發光,就有智慧;這就是自性法寶,不被黑暗所迷,正而不邪。你能夠由惡轉善,消滅一切惡,修一切善,德行提高,堅持戒律,做到這一點,內心清淨,戒體甚高,戒行提高;做到這一點就恢複了自性僧寶。皈依住持叁寶的目的是要達到恢複自性叁寶,這一點要明確。不是說佛才是佛,我不是佛;只有法寶廣大,我不能了解法寶;不是那麼一回事。你要恢複你自性佛寶、自性法寶、自性僧寶,提高自己的德性、智慧,破除愚暗,不爲六塵境界所轉,就恢複了自性叁寶。這一點很重要。
皈依叁寶以後,我們就要尊重叁寶,隨時隨地保持叁寶的正念。學佛要有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布施。要保持六念,六念如果念念相續就是有定力,就有智慧。所以皈依叁寶以後不要忘記叁寶,念念不忘叁寶,就可得到叁寶的加持。在行動上就要守五戒:戒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這是佛教徒應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標准。以慈悲心就不殺,以正義廉潔心就不偷盜,以理智心就不邪淫,以智慧心就不說謊話,要保持理智心就不要飲酒。這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尤其是不殺這一條最重要。一切災難、人禍都是由殺業引起來的。世界亂,災難多,戰爭頻繁。什麼原因?佛法抓根本,殺業引起的。你不殺生就可以熄滅這些災難。
因此,要保持正念,內心要慈悲,要以悲心對待人和一切動物生物。《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講“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方便爲究竟”,這是一個學佛的根本,不管大小顯密,都要遵守這叁條。所以你們皈依叁寶以後,嚴守叁皈,奉行五戒。你們理性就提高,智慧就提高,那就走的是光明大道,本身既能啓發智慧覺悟,又會得到菩薩加持,人天也歡喜。
(海立、正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