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受菩薩戒的注意事項

  受菩薩戒的注意事項

  ——在重慶市慈雲寺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上的開示

  (1998年10月17—18日)

  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戒又叫金剛光明寶戒,金剛喻其堅固,光明是說智慧顯現,寶是寶貝,佛教有佛、法、僧叁寶。要受此戒,先須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要有菩薩的心行。

  首先要發菩提心,要發成佛度衆生的無上大菩提心;其次要有大悲心,不舍棄衆生,在任何時空,尤其是苦難中要饒益衆生,心胸要廣大,要代衆生受苦;其叁要有方便行,不論大事小事,處處與人爲善,要修六度四攝,首先是布施,要有舍心,有財施財,有藥施藥,有衣施衣,要讓衆生離開怖畏,要赈災救苦。

  第二,要有叁種信念,叁種決定深固大信。

  “信爲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一是要信一切衆生都有佛性,都有如來智慧德相,爲什麼衆生佛性不顯?無明妄想覆蓋。佛是已成佛,衆生是當成佛。衆生佛性平等,要開發一切衆生佛性,要尊重一切衆生,要自覺覺他,自度度他。二是要信戒爲無上菩提本,戒是淨戒,梵語叫波羅提木叉。若人持戒,龍天歡喜,衆人擁護,諸佛菩薩贊歎。攝善法戒(廣修一切善),攝律儀戒(斷除一切惡),饒益有情戒(度一切衆生),叫叁聚淨戒。要發心受上品戒(菩薩戒),誓修一切善,誓斷一切惡,誓度一切衆生,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要防微杜漸,不管小善大善,舉心動念都要利益別人,無一善法不修,無一惡法不斷。要救苦救難,要發菩薩四弘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衆生無邊誓願度就是饒益有情戒,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是攝律儀戒,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攝善法戒,四弘誓願包括了叁聚淨戒,菩薩戒的六重二十八輕戒,大家都要學習。叁是要信佛的功德殊勝都從持戒來,佛的叁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邊功德都從持戒中來。

  第叁,菩薩戒的戒壇莊嚴,不同于一般的戒。

  受菩薩戒的戒壇有叁師和尊證師。“叁師”,指得戒大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傳戒時,凡夫僧如法如律只能作代表,其中戒和尚代表釋迦牟尼佛,羯磨師代表文殊菩薩,教授師代表彌勒菩薩,尊證師代表諸佛。因此,受戒後,十方一切菩薩都是同學,他們是果位菩薩,你們是因位菩薩。(正思謹按:此次傳戒法會,戒和尚是惟賢法師,羯磨師是聖修法師,教授師是照普法師,引禮師是正禅、正勇、正道、正光、正操、正品諸法師)

  第四,在正式受戒時,在壇場上必須專注一境,消滅妄想,要觀想諸佛菩薩雲集臨壇。

  戒和尚宣布羯磨時,不要打妄想,就得到了戒體。菩薩得到戒體,來生戒體不失,縱然有違犯,重新忏悔,仍然存在。比丘戒是僧戒,菩薩戒是佛戒,稱爲金剛光明寶戒。你受了戒就得到諸佛菩薩加持,是小乘更是外道所不及。與諸佛菩薩爲一體,殊勝處就在這裏。因此正式受戒時要專注一心,觀想光明,消滅妄想。

  接下來晚上要審戒問遮,五戒有無違犯?是否犯了七種無間罪?要叁番審查。犯了的自己要一心忏悔,忏悔清淨了才能受戒。

  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戒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尤其六條重戒不能違犯,要加深學習,深入了解,多請教、多學習,學習了就要嚴格遵守。

  受持此戒有哪些好處呢?《四明尊者教行錄》上載,受菩薩戒具足八種殊勝功德:一者趣道場殊勝,二者發心殊勝,叁者福田殊勝,四者功力殊勝,五者滅罪殊勝,六者受胎殊勝,七者神通殊勝,八者果報殊勝。

  晝夜六時,讀誦是戒,發菩提心,若起一念二乘心即非菩薩。

  必須注意以下五點:

  (一)受菩薩戒後,戒本不要忘失,衣袍要准備,隨身攜帶。戒本是法寶,衣袍是福田,做佛事拜佛要搭衣穿袍。

  (二)要拿戒本念誦,半月誦戒,初一、十五讀一下,有違犯要忏悔。

  (叁)要記住念佛第一,淨土法門第一,要發心念阿彌陀佛,行住坐臥不離佛號,會得到很大加持。

  (四)要發心護法,護持叁寶道場,出錢、出力、掃地、服務都叫護法,都有功德,不要忘記,要盡力去做。護持道場功德很大。

  (五)學佛的人,不要閉門自守,消極保守,除了念佛外,要廣做好事,社會福利事業要踴躍參加,爲人民爲大衆幹有利的事業,要修叁福業,修淨業,與念佛相結合。

  以此受戒功德,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念佛回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李正思筆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