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修開示 受念處 叁、受是緣起法

  叁、受是緣起法

  感受如何生起?靠依處、所緣、觸,生起受。

  什麼是依處(Vatthu)?在五蘊界(pancavokara)裏,名法只能在有依處色時生起,受蘊必須依靠心所依處色而生起。心所依處色並不能單獨生起,一組組地出現爲色聚。如當所緣接觸眼門,有分産生波動,有分被截斷,眼門心路過程生起,受是遍一切心所,所有的心路過程生起的時候,受一定在其中。所以受是緣起法,有依處、所緣、有觸,感受生起;感受生起後不是常住不變,是不斷的生滅變異。

  佛特別在《受攝受經》(Vedanapariggaha Sutta M.74 )說明受是緣起法,佛爲長爪梵志(Dighanakha Paribbajaka)說明受的緣起、受的無常。

  佛說:

  受是無常的,所以是有爲法;因它是有爲法,所以是緣起法;因它是緣起法,所以是壞滅法;因它有滅、有壞,所以要離欲它、不執著它。如果能這樣觀,修行者能夠厭離樂受、苦受與不苦不樂受;如果能厭離受,便能遠離欲染;如果能遠離欲染,便能得到解脫。

  佛陀開示這部經後,長爪梵志證悟須陀洹果。

  那時,舍利弗在一旁爲佛陀搧扇子,聽了佛陀說受無常,厭離「受」,正念思惟,就證悟阿羅漢果。注釋書說明舍利佛像吃了爲別人准備的食物一樣;佛陀開示這部經的對象是長爪梵志,因爲舍利佛站在旁邊爲佛陀搧風,順便聽聞而開悟證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