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修開示 身念處 五、四界分別觀

  五、四界分別觀(Dhatumanasikara)

  巴利經典教導二種四界分別觀的方法:簡略法與詳盡法。佛陀在《界分別經》、《大象迹喻經》教導詳盡法;在《大念處經》中教導簡略法。

  (一)辨識特相

  諸比丘!!比丘于任何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觀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如何修習呢?以四大的特相來觀察辨識全身的四界,進而辨識單一色聚的四界。

  地界的特相是:硬、粗、重、軟、滑、輕;水界:流動、黏結;火界:熱與冷;風界:支持、推動,總共十二種特相。

  如何觀察辨識呢?可以從容易辨識的特相開始,不論從那一個特相開始,必須逐一觀察,直到能辨識所有十二種特相。

  若先觀察推動,可從身體推動現象最明顯的地方開始,如呼吸時頭部中央的推動,胸部擴張推動。能清楚辨識後,再將注意力移至身體其它部位,直到能辨識從頭到腳各部分的推動。一種特相從頭到腳都辨識清楚後,再換另一種,直到十二種特相都辨識清楚。此時可依照佛陀教導的次第: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推動,一再重複辨識它們。

  如此修行時,有些修行者的諸界會失去平衡,有些界會變得過強而難以忍受,如硬、重、推動可能會變得非常強烈。若遇到這種情況,應將較多的注意力放在相對立的特相上,平衡諸界,繼續培育定力。如:硬與軟;粗和滑;重跟輕;熱和冷;流動與黏結;支持和推動。

  諸界平衡,熟練辨識十二特相後,將它們分爲地、水、火、風四組,不斷重複辨識它們。在此階段,可以同時遍視全身的十二特相。

  如此觀察辨識觀察四界而定力提升時,將見不到身體,只見到一堆灰色物。持續專注那灰色物中的四界,漸漸灰色物變成白色體。持續專注白色體的四界,它轉爲透明體,放射出明亮的光。持續專注透明體的空間,會發現透明體粉碎爲許多色聚,接著觀察單一色聚裏的四界。

  諸比丘!猶如熟練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屠宰牛只,並將其肢解成塊後,坐于四衢道口。如是,諸比丘!比丘于任何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觀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屠牛者即比喻修行者,修習四大分別就如屠牛者,將牛一片片的支解。修行者觀察分辨身體的四大,將身體一小片一小片分解、再分解,只有地、水、火、風,沒有身體,修行者殺了我相、你相、衆生相。

  巴利文“catumahapatha”意指二條大馬路縱橫交錯的四衢大道,四衢大道比喻爲身體行、住、坐、臥的四種姿勢。身體的四衢路,每一衢比喻爲一種姿勢。簡單地說,不論身體是在什麼姿勢,站著、走著、坐著、躺臥,在所有身體的威儀中,不斷地觀察分辨四大。漸漸的我相、人相消失,看不到什麼我、人,只有四大而已。

  當你能專注于單一色聚裏的四界時,是四界分別觀止禅的最後階段,同時也是修行觀禅的開始。四界分別觀是止禅法門,也是觀禅法門。

  熟練于單一色聚裏的四界後,應進一步觀察色聚裏的所造色,即:顔色、香、味、食素等。能觀察到四界及所造色時,便可說已破除色法的相續密集、組合密集、作用密集,見到究竟色法。

  (二)觀內外、生滅

  此處有色身與名身兩種身,兩種身都要觀照內外、生滅,因爲我們不只執著自己本身而已,也執著外在的他人。

  名、色法一生起之後就立即壞滅,名、色法的因緣也是生起之後立即壞滅,因此它們是無常的;因爲受到無常的逼迫,所以是苦的;而生滅之間沒有自主性,沒有恒常的自我存在,所以是無我的。當能見到名色法時,便能清楚的觀察到無常、苦、無我,這是它們的本質。佛陀教導我們照見這種本質,爲什麼?若能見到無常等本質,破除了密集的概念,常想與「我的父親、我的母親、我的寶貝..等」錯誤的想便會消失,對世間種種執著糾結的心就能放下。

  清楚的照見名、色法的生滅後,進一步應當不再注意生起,只專注于壞滅。漸漸的只見到壞滅,此時應觀照名、色法的壞滅爲無常、苦、無我;有時也觀照修觀之心爲無常、苦、無我。當觀智成熟時,便能以道智與果智來了知涅槃。道智會逐步的滅除煩惱,乃至滅除心路過程中的一切煩惱,能無所依而住,不執著世間的一切事物。

  此是佛陀在本經所教導四界分別觀的修法,若依照佛陀的教導,在好的老師的指導下系統的修行,便能以此法門滅除煩惱,解脫自在。

  琲瘧_貝..等」錯誤的想便會消失,對世間種種執著糾結的心就能放下。

  清楚的照見名、色法的生滅後,進一步應當不再注意生起,只專注于壞滅。漸漸的只見到壞滅,此時應觀照名、色法的壞滅爲無常、苦、無我;有時也觀照修觀之心爲無常、苦、無我。當觀智成熟時,便能以道智與果智來了知涅槃。道智會逐步的滅除煩惱,乃至滅除心路過程中的一切煩惱,能無所依而住,不執著世間的一切事物。

  此是佛陀在本經所教導四界分別觀的修法,若依照佛陀的教導,在好的老師的指導下系統的修行,便能以此法門滅除煩惱,解脫自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