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說法地點的殊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樓國劍磨瑟檀城中此經是佛陀住在拘樓國(Kuru)3的劍磨瑟昙城(Kammasadhamma)時所開示的。劍磨瑟昙城外,有片水草豐足、景色宜人的大樹林,佛陀就住在那裏,而至城中托缽。
拘樓國是個非常殊勝、具有福報的地方。此處臨近喜馬拉雅山,大樹成林,氣候涼爽,很適合修行。由于氣候宜人,物産富饒,居民豐衣足食、身心健康,歡喜布施修行,累積波羅蜜,且智慧力強,能接受深奧的教理。因此佛陀特別在此地教導四念處,闡述二十一種解脫的方法4, 使得一般老百姓、販夫走卒、農夫或未受教育的人,大家都努力修習四念處。注釋書5中說,連在河邊洗衣的婦女碰面時都會互相詢問對方:
「你修什麼念處?」當回答是修那一念處時,會贊歎對方:「你能這樣修行,生命是多麼有意義呀!」如果回答是:「我沒有修任何處」。對方會惋惜地說:「你沒有修法,這樣生命是多麼沒有意義呀!」連洗衣的婦女都會努力修行。所以,了解深奧佛法的條件是聞法,有聞法才能實踐法,實踐法才能解脫煩惱。因爲拘樓國的人民聞法的條件圓滿具足,氣候適宜、物産豐饒,平時都已經聞法、修法,能了解最深的法,所以佛陀直接講說深奧的法,不講其他入門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