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釋四念處
一、《大念處經》普受重視
此次禅修我特別選擇講解《大念處經》1,巴利經藏中說明「四念處」的有二經,分別在《中部》與《長部》,因爲《長部》中的內容較詳細,所以稱爲《大念處經》。《大念處經》歸納了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了解修行最重要的經典。希望大家在修行的過程中,能運用四念處的智慧,那麼所有的阻礙都會成爲修行的助力,每個方法都能成爲解脫的方法。
在南傳佛教2沒有任何一部佛典,如《大念處經》般受到重視,就像北傳佛教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金剛經》。在南傳佛教,人們相信如果能學習、背誦、修習《大念處經》,功德大于修習其他經典,因爲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四念處中,如果能了解四念處的修行,就能了解真實的佛法。
例如:在斯裏蘭卡,很多居士有在家裏抄寫、背誦《大念處經》的習慣。寺廟也會搜集這些手抄的《大念處經》,有的已保存了叁百年或五百年。佛教徒相信抄寫、背誦、修習四念處是最好的、最直接的修行法門,可了解真實的佛法,解脫輪回的痛苦。
《大念處經》的特色是佛陀直接闡述解脫之道,而其他的經典多半是隨緣教化,或依布施、持戒、習定、修慧,先說基本的道理,再說較深的、無我的「法」。《大念處經》從從始至終都講說解脫的道理,除此之外,《大念處經》並無其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