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四課(七)方便教授于次第根機之重要性
調伏煩惱首先要提起正念,但提起正念並非一味地把一切起心動念都當做一種過失。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華智仁波切曰:“輪回雖爲所棄法,然初不依輪回法,不能趨入涅槃道,初識輪回性尤要。”也就是說,妄念是需要調伏與斷除的,在這一點上,所有一切教法都是一如的。但最初修行過程中,作爲依方便教授修學的弟子,不依妄念是永遠無法成辦無上菩提的,所以初次依妄念成辦解脫至關重要,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意識轉爲道用。
我相信平常會有很多人問你:“你是修無上竅訣大圓滿的吧?大圓滿是果法,應該遠離一切言語戲論,爲什麼你的修行還樹立在意識範圍之中呢?”具有這種想法的人,對密法恐怕還不是很了解。
我們通常著重講授方便教授,不是因爲大圓滿必須依靠方便教授成辦解脫,而是由于弟子煩惱沈重、根機不夠的原因,無法在五濁惡世如曆代高僧大德般當下悟證見解。禅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前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時開悟成就的公案,至今還爲人津津樂道。但如今我們不僅聽過無數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爲何我們的心還是和往昔一樣堅硬呢?很多人聞思了許多佛教理論,從小乘的角度而言,通過無分微塵和無時分刹那的分析而知道一切皆爲空性;運用大乘教法,也理解一切都是緣起性空;對密法便智雙運之見解也有所了知,但最終仍舊停留在文字般若之上而無法證悟實相,原因在于何處?就是根機。因此,即便你的聞思有多麼圓滿,實際當中還是不得不依靠次第的方式來成辦無上菩提而達到究竟果位。
修行者在這點之上還是應該現實一點。對于次第根機者而言,在初次修行過程中,應盡可能依意識轉爲道用,運用剖析調伏妄念和粗直視調伏妄念,決不能高攀修法。有時我見到很多修行者,可能由于對這些教理不是很通徹的緣故,因此在實際修持時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修學。即便有些對于教理有所了解,但還是會有高攀的思想。這些對于修行者而言,都是一些要不得的行爲,修行必須踏踏實實,按部就班。否則,恐怕很難實現我們所期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