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四課(十)修行者應時時憶念無常

  聖者言教 第四課(十)修行者應時時憶念無常

  我相信,這部教言學到現在,很多人可能都已經意識到,自己進入佛門後雖然做過很多善法,但大多數時候可能與解脫沒有很大的關系。現前既然已經懂得其中的道理,在以後行持善法的過程中,應該努力往解脫的方向發展。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人身難得、壽命無常。

   如果我們可以長時間居留于世上修學佛法,那麼今天沒有成功可以期待明天;今年沒有成功可以期待明年;十年沒有成功可以期待一百年;一百年沒有成功,還可以等待一百年以後重新再來。但我們真有這麼長的修行時間嗎?當然沒有。可怕的無常隨時都會降臨在我們身邊。若現前不依教奉行、精進修法,在無常到來之時,我們憑什麼去面對?若我們的內心還是如往昔般庸俗,只是帶著滿肚子的痛苦離開這個世界,今生值遇上師與妙法,還有什麼意義

  

  今天我們在講解無常,總有一天我們都要面對無常,呈現無常。相信對一個真正的修行者而言,由于時時觀待無常的緣故,即便無常降臨在身邊,他也不會怨天尤人,因爲他已經深刻領悟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所以能坦然、歡喜面對。相反,對于普通的世間人而言,雖然他也知道死亡是大自然的規律,但當死亡真正降臨之時,他還是會充滿痛苦與恐懼,希望逃避這個“大自然的規律”。這就是庸俗與修行者的區別。

  有時候我坐在外面的藤椅上,看著眼前的房屋和環境,內心總是會想,今天我可能還在辨別眼前所見景物的好與壞,但對即將要從人間消失的人而言,他坐在這裏又是什麼感覺呢?可能對他而言,眼前的一切已經無所謂好與壞,因爲一切都要結束了。這種顯現不只是說說而已,遲早會降臨在我們的身邊。今天身體健康的人,明天是否可能生病?現前健康生活在世上的人,明天是否可能離開這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無論往昔是否修行,當無常到達的這一時刻,世間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有時我對身邊的信衆說,當最親的人從自己身邊消失時,內心沒有絲毫之痛苦是不可能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作爲修行者,我們應該將生死看得淡薄一些,因爲我們早已在爲這件事情做准備。正是我們提前爲死亡做准備的緣故,相信在面對這一時刻時,內心不會有很大的痛苦。所以,時時觀修無常是離苦得樂最實際的一種修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