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四課(十一)修法當具叁殊勝

  聖者言教 第四課(十一)修法當具叁殊勝

  現今我們講解的叁殊勝法等一系列道理,針對的都是對佛法已經生起信心、並且身心投入修法之者。如果通過我們自己的如法修行,能影響周圍不信仰佛法者趨入解脫,這當然是一件善事。但對業力沈重者而言,即便佛法有多麼殊勝,所講解的道理有多麼客觀,他可能還是無法贊同。就如同陽光雖然耀眼,但盲人的眼前永遠是黑暗。這並非陽光不夠明亮,而是由于盲人看不見太陽的緣故,無法感受光明。我相信,只要放下成見,細致思維這些客觀的真理,每個人都會願意往這方面發展,因爲佛法教給我們的是成辦永恒快樂的方法。

  細致觀待,從小時候寒窗苦讀到長大以後成家立業,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不都是爲了獲得幸福和快樂嗎?但世間一切圓滿就能得到快樂嗎?不,由于衆生貪心永遠無法滿足的緣故,依世間法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況且世間本來就是痛苦之處,即便得到快樂,也是稍縱即逝,最終感受的是更大的痛苦。如同噴了香水的茅廁,雖然暫時能聞到一些香味,但最終還是臭味。

  因此,我希望每一位修行者都能反觀自心,認真思維自己爲什麼要修行,以及在修行過程中如何做到如理造行。若能做到這點,自己的貪嗔癡煩惱會日益減少,家庭與事業會逐漸增上,內心的感受也會一天比一天安樂。這樣不僅現世生活越來越快樂,當臨終呈現在自己面前時,內心也會充滿快樂與自在。

  我們都將我等導師蓮花生大師稱之爲無死蓮花生大師,因爲在蓮師的整個傳記中,都沒有記載蓮師是何時示現涅槃的。蓮師已經達到了脫生死的境界,還需要示現涅槃的形象嗎?當然,這是蓮師的見解。從世間的角度而言,死亡是必然的。無論是否信仰佛教,我們都會面臨這一時刻。但我們是帶著滿肚子的痛苦離開,還是快樂自在地離開,完全取決于自己生前的修行,因此,還是希望大家平時能多修修法。

  也許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導師天天都在講解爲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而修學佛法,爲何此處又強調修行者自己要精勤修法、獲得解脫呢?”這就是二利任運自成——在他利的同時,自利同時圓滿。

  我們只有一張嘴,當我們在說一個字的時候,無法再說另一個字。如同我們在描述一個人的時候,會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述,比如先描述這個人的前面,再描述他的後面。難道我們描述前面的時候,是在否定這個人沒有後面呢?當然不是,因爲從描述的角度,只能這樣。同理,我們在講解爲叁界六趣一切衆生而精進修法的時候,並非在否定成辦自我解脫,二者不但不矛盾,還會同時圓滿。同樣,我們在講解叁殊勝法的時候,也會告訴大家每點都很重要,但是在支分講解其中一點的重要性時,並非在否認其他兩點不重要。若能通達這些道理,我相信可以遣除我們很多修行中的疑問。

  我們的修行若能具備這些條件,即便一天的修行時間多麼短暫,功德也非常廣大。尤其對于在家居士而言,想要做到如曆代傳承祖師般,一天瑜伽四座可能有點困難,但只要我們的修法具備叁殊勝法,功德無量。僅僅依叁殊勝法,最終也可以成辦解脫。因此修任何法都必須具備叁殊勝法,這一點非常重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