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四課(十七)不能借“信心”之名而懈怠修法
我們修法的目的是爲了成就佛果,但是何謂“佛果”?共同法借清淨刹土來描述佛的境界,如西方有阿彌陀佛的極樂刹土,東方有現喜刹土等。但從究竟意義上而言,真正的刹土並非某個具體的地方,而在于我們的清淨心之中。當懂得這些道理以後,想知道自己的修行如何,就不需要再去借問他人,問問自己就能知道。因爲遮止本來面目的汙點消盡了多少,功德的顯現就有多大,以它作爲衡量標准,就能知道我們距離西方極樂世界有多遙遠。
修法若不調伏內心,只是期待將來的某一天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種非常幼稚的心態。例如有些人說,他對自己的導師很有信心,因爲他的導師功德非常圓滿,因此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托付給導師。當無常降臨在他面前時,他的導師可以引導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否說明他的信心很圓滿?
當然,如果你的信心真的已經圓滿,無論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痛苦或快樂,都能想到是上師的加持;晚上做夢的時候,無論是善夢還是噩夢,都能憶念到是上師的加持,我相信即便你生前不做修行,臨終時,導師將你遷轉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特定的事。但你現前能做得到嗎?恐怕很難。
有時候,我們對上師的信心只是一瞬間的心念而已。如果真的對上師很有信心,將身心托付給上師,就必定會遵照導師的教言行持。如果做不到依教奉行,實際生活中還是如往昔一般,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那麼我們所謂的信心就只是一種口頭禅而已,此時還是要踏踏實實地修法。正如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言:“我爲汝示解脫道,當知解脫隨自轉。”爲你傳講一切解脫教法,是導師對你的加持,但能否將加持融入自心,則完全取決于自己能否依教奉行。
有時候我們會有一些幼稚的想法,覺得自己把身心托付給上師,上師遍知自己未來的一切,自己可以不做修行,等待著將來導師引領自己解脫。試問你真的時時都有這樣的信心嗎?即便第一念有這樣的信心,當第二念心散亂時,就會忘失前面的信心。因此僅僅憑借這種不堅固的信心,想要在臨終時得到諸佛菩薩的垂念,將自心遷轉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不現實的。
當善星比丘抓著釋迦牟尼佛的雙足,哀求佛陀:“我現前沒法忍受叁惡道的痛苦,能否讓我獲得解脫?”我相信當時他是有信心的,但爲何世尊還是說“我爲汝示解脫道,當知解脫隨自轉”?如果僅僅憑借這樣的信心就能解脫,修行就沒必要了,但實際當中卻非如此。因此,從某種角度而言,我們常常會爲自己懈怠修行尋找各式各樣的借口,但這些都是要不得的行爲,必須要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