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五課(一)唯有精進修法才能令今生的解脫之緣更加完美
在我們懂得一些佛法道理之後,即應開始在生活中實踐。但在做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習氣煩惱沈重而産生很多懈怠的現象,此時應思維暇滿難得之義,讓自己更加精進,使今生與上師的解脫之緣更加完美。
細致觀待,我們如今若不具備多方面的因緣,即便想通過修行成辦解脫也不可得。比如,我們若沒有遇到衆多高僧大德,依止導師,我們能了知解脫的功德進而追求解脫嗎?因爲解脫的教言,父母親朋、世間導師等,無論如何聰慧睿智,都不會宣講,唯有具德善知識才會宣講。如果我們連善知識都無緣值遇,聽聞解脫教言更無從談起。
若僅僅遇到一位高僧大德,但未能在這位高僧大德面前聽聞衆多教言,我們也會因爲不知道如何修學而與解脫失之交臂。雖然僅僅谒見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這樣的高僧大德一面,也能消盡我們無始時來的罪業,功德無量,但要成辦解脫,僅憑與高僧大德的一面之緣是遠遠不夠的。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曾言:“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衆生苦,非移自證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脫。”其中的含義都是講解導師以宣講佛法的方式,令弟子了知修行理趣、辯證正法與非法,是弟子通過修行而獲得解脫的助緣。反觀自心,我們今生不僅谒見過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而且在具德上師足下聽聞了衆多教言,尤其是傳承法脈極其清淨的諸法之精華、捷徑之道無上竅訣大圓滿,即生成辦解脫的外緣已經具足。
由于宿世善因和今生善緣,我們現前所擁有的解脫緣起並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環顧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真正信仰佛法、希求解脫的有幾個?能親近善知識、聽聞解脫教言的又有幾個?鳳毛麟角!所以在我們具備這麼好的條件之時,應該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修法之中,令自己多方面的條件更加成熟。
由于宿世的煩惱習氣,我們可能無意之中會和他人比較——他人不修習佛法,生活得也不錯,爲什麼我要起早貪黑地修行?細致觀待,他人做不到,是因爲他們沒有這樣的善因福報,不具備成辦解脫的條件。猶如一個行走于懸崖峭壁間的盲人,雖然隨時都有失足墜崖而粉身碎骨的可能,但由于沒有遇見明眼人而不知身處險境,或雖遇明眼人,但因不見眼前險境而對明眼人的提醒嗤之以鼻,所以在毫無恐懼的肆意妄爲中耽著享樂。這種“大膽”的“快樂”,在明眼人看來,只有垂淚悲憫!但我們不一樣,我們不僅遇到了善知識,而且聽聞了解脫教言,並對善知識和教言生起信心,在這樣因緣具足的情況下,如果隨順自己的懶惰習氣而放逸懈怠,沒有在今生爲成辦解脫創造更好的條件,我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今生解脫的機會,還有可能因福報消盡、惡業成熟而漂泊惡趣,感受無量痛苦。如此行持,豈非令無量劫來行持善法而獲得的解脫之緣付諸東流?
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曰:“我爲汝說解脫法,當知解脫隨自轉。”在修行的路途上,宣說教言是導師的加持,但能否獲得加持、成辦解脫,完全取決于弟子是否依教奉行、精進修法。若不能將身心投入修法之中,即便具備再好的解脫外緣,也無法調順煩惱、成辦解脫。我希望所有弟子在具備這麼好的緣起之下,都能如我等導師無垢光尊者所言:“切勿無義虛度人生,當作清淨究竟意樂爲妙。”
值遇上師與無上妙法是我們今生最美的際遇,但只有依教奉行、堅持不懈地精進修法,才能留住這道亮麗的風景,讓今生的相遇成爲永恒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