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如何是第一義
天皇定慧禅師弟子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如何是第一義?”曰:“學人請益,師何以倒學人?”師曰:“汝適來請益什麼?”曰:“第一義。”師曰:“汝謂之倒問邪!”
這是位十分熟谙禅門推理的禅師。事實上,佛學很多理想是架構在靈活的思維上面,而最早創教時的諸佛,承繼大法的傳人亦無在邏輯思考上有精湛研究(受佛彰印度古代思想影響)。以第一義言,龍樹菩薩曾說:“爲第一義谛故,說衆生無所有。”所謂第一義谛就是真谛。禅師在第一真谛上若加解釋,便落“言诠”,也可以說加入個人理解成分的概念了,在這方面,佛學相當堅持,譬如釋迦牟尼佛說法結集而成的“經”,十大弟子之後各位學者“經義”的研究只能列爲論、疏等等,不可混淆。因之,禅門學者凡是問“第一義”、“普賢第一句”、“達摩西來義”等都不會得到禅師正面解釋,否則便不是禅師而是學者了。若要引用現代哲學比較研究,能夠對“第一印象”五“概念”之間的關系清晰,應該不可以了解佛學中的“第一義”的原創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