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臨濟宗守卓禅師弟子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絕毫絕厘。”曰:“出世後如何?”師曰:“埴溝塞壑。”曰:“出與不出,相去如何?”師曰:“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前文已錄入類似話頭。這段話頭看似簡單,事實上弟子之間並不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傳說如《普曜經》所敘,而應從《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叁際心”分析。心念有叁際,所以佛學專門名詞稱之爲“遷流”。遷流正是指人心如水,前浪後浪,推波助浪,心念就是這般漚生漚滅。用佛法形容,正是叁際遷流,當下即空。這段話頭中弟子明顯要用“出與不出”——也可說是有與無——誘使和尚陷于分別識,但老師豈能不識,最後話頭則是要弟子不必在這問題上弄得狂心不歇也。當然也暗示弟子不可在“口業”上逞強。可參考前文所錄同樣問題譬如曹山話頭。問題雖一,禅師話頭絕不抄襲,至于原因,就在認知程度深淺有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