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臨濟宗五祖汗演大師行傳記:西天道因聞菩薩入見道時,智與理冥,境與神會,不分能證所證,因之,遂诘難佛門比丘曰:“即不分能證所證,卻以何爲證?”當時無比丘能夠解對,外道貶之,令不鳴鍾鼓,反披袈裟。直到唐叁藏至印,救此義(代爲解答也)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乃得不再爲難。
這是哲學上的一個話頭,宗教即是一種哲學,同樣應該有理有證,但在參悟境界上卻有深淺不同,所謂比丘菩薩,在佛法理解上當然不比佛之果德與如來理念,宗教理念並無特定對象,因此不能認知。“理”只是一個“應然世界”(康德之說),不屬必然世界,唐玄奘的佛學造詣遠遠超越西天比丘而與如來相等(唐朝豈能派一位泛泛之徒取經),所以一語破解了西天外道的攻讦。唐玄奘純自唯心論立論,亦正是佛學正宗。由此亦可推想早年印度佛門自世尊以後,有相當期間並示提振水准,乃至要中國來的一位“遠道和尚”去念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