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臨濟宗守緣禅師參見寶峰,值峰上堂,舉永嘉大師名言:“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師乃有悟。住後,上堂,曰:“以一統萬,一月普現一切水;會萬歸一,一切水月一月攝。”
這段“水月”話頭不僅永嘉大師會說,寶峰是臨濟宗頂尖大師黃龍惠南門下入室弟子,對于雲門宗弟子參問:“佛法如水中月”雲門回話“清波無透路”個案亦很熟悉。《華嚴經》淨心緣起論的觀點:“衆生心含攝一切法”。由此一心開二門,即:“清淨界光明界之“真如門”,以及雜染界無明界之“生滅門”。然後才是體大、相大、用大之說。《華嚴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指佛陀說法無不一法含攝多法,所以多法能歸一。簡言之,是說“佛眼”智無不極,照無不圓,聞佛智見的境界。從現實觀察亦可得見:一池分五,池各現月,月隨池而成五,這就是月無容心,“一而不一”。若將五池合而爲一,則僅見一月,月隨池而成一,月仍無容心,卻是“不一而一”。這例子在說明一切法無我之義。另外一個常見的話頭是“圓鏡”典,所謂“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鏡子本身沒有任何成見——卻亦顯示“不有而有”、“有而不有”的心法。這是個與建立思維方法有關的話頭,屬于中上水准的參學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