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理何傷

  18、在理何傷

  曹洞宗道簡禅師弟子問:“蛇子爲什麼吞蛇師?”師曰:“在理何傷。”

  這是句可以從現象論研究到宇宙本體,而且能夠引用近代生態學加以說明的話題,也可以說是禅宗能夠革新原則佛學的主要觀點之一。當然任何宗教思想都有源頭,華嚴宗“理無礙智,事無礙智,理事無礙智,事事無礙智”此一“四無礙”修智觀先從“佛法義理”入手,但禅門排斥認死理,主張“理事雙融”——理不離事,事不離理。絕不可將“理”字定死在單方面——因此,《金剛經》六度雖都屬于事,境之“行門”,卻必須有般若之理。智爲“觀門”。“以”有理觀與境觀。理觀應依佛說理,所以稱之爲觀慧。如此便知,禅門之概括了知行兩方面。這段話頭字義固然“蛇”上打轉,引例也是早年可能發生的實例(印度人玩蛇早有數千年曆史),但弟子話頭中卻隱示了“後浪推前浪,新人換舊人”的生滅問題,所以老師許之爲“有理何傷”。一般言之,“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老師”亦是一理,“革故鼎新”亦是一理,“烹佛烹祖”亦是一理,“優勝劣敗”亦是一理,禅宗于這個“理”字上看得比“法”重許多。

✿ 继续阅读 ▪ 燈籠是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