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無別

  14、佛法無別

  天皇系超慧禅師初參玄泉,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泉拈起一莖皂曰:“會麼?”師曰:“不會。”泉放下皂角作洗衣勢,師便禮拜曰:“信知佛法無別。”泉曰:“你見個什麼道理?”師曰:“某甲曾問岩頭,頭說還解救糍麼?救糍也只是解黏,和尚提起皂角亦是解黏,所以道無別。”泉呵呵大笑。

  禅門參話頭方式極爲靈活,尤其重視“轉移”作用。這段話頭除了語言外,又加入了其他輔助器材如皂角、肢體語言如作洗衣勢,乃是早期禅門具禅趣的話頭。佛法義理有“教法”、“行法”與“證法”叁種。佛法重實踐,尤貴修證成果。無論是佛正法、像法或未法世都不外探究宇宙現象(輪回)與人生理想(解脫)二大問題,然後從修度中求得證法(結果也)用皂角(如今日之肥皂有清潔作用)或救糍(如臺灣原住民做糍粑時不斷翻轉以免黏結)等話頭都在啓發參學者從教育中體驗人生,不斷清洗(淨也),不斷搓揉(忍辱精進也)。從這些看似平凡的動作去觀照反省,應該對佛法有番新的領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