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給事見個什麼
曹洞宗常覺禅師在家弟子給事中陶谷,入室致禮後問:“經雲離一切相則名諸佛,今眼前諸相紛然,如何離異?”師曰:“給事見個什麼?”
陶谷所問出自《金剛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句,這句經文與“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句是出于同一推理法,所以必須仍《金剛經》思考方式去領會。陶谷“如何離得”被老師“見個什麼”破了。不見不聞自無離不離或亂不亂問題。《楞嚴經》:“知見立知,見無明本,是知有住便有所,有所便有立,便是自著塵染。”可知所謂見不見在自心立不立,但亦不能執著蕩滌,如《起信論》所雲:“真如體著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爲何“立”亦不當?有立便有廢故。因此,這是《金剛經》,甚至可以延伸到任何佛經經義的解讀方法,那就是“離四句,絕百非”。陶給事之“紛然”諸見正是一切衆生常見之見。若知相本非相,便可離念,“離念”兼修“離相”則更爲方面。既然有破有立則離什麼?得個什麼?無離無得又何苦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