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何是聞
法眼宗法燈禅師弟子問:“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如何是聞?”師曰:“汝從哪方來?”
這段話頭出自《楞嚴經》義有關六根之聞性圓通問題。《楞嚴經》是大乘唯識淨土與禅所共依。凡是讀過此經者應該體會經義在現象及本體論上,兼容並論,性空相空,均能觸及,是一部研究物我同根的佛經。尤其在根塵識(已超越心理學中行爲派理論而涉及機能)的相互關系有相當進步的剖析。幾千年前能夠出現此等專事探索人類的心理衛生與生理影響之學術,使人的確欽敬佛陀之博大精深。禅師或弟子水准均頗高級,只有熟稔並理解“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者,方能體認性相雙融,情忘智絕等高級理論。所謂“從哪方來”在說人人本來自圓,並無生滅來去。能夠內外根塵雙脫,識心無依,根塵識叁空,靈光獨耀,便是如如不動之體。純自唯心立論,則隨心所欲,又複有什麼時空區隔?楞嚴這等境界正是孔夫子“七十而從心所欲”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