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以何爲座

  7、菩提以何爲座

  青原宗智禅師行傳載:沩山問雲岩,菩提以何爲座?岩石:“以無爲爲座。”岩又反問沩山:山曰:“以諸法空爲座。”岩再問宗智看法,智曰:“坐也聽伊坐,臥也任伊臥,有一人不坐不臥,速道,速道。”山休去。

  佛經是的菩提是梵文Bodhi音譯,中文意是“覺”。《金剛經》通篇都在說菩提心。佛教大多主經亦在討論修覺問題。修爲階段到達研究修已是很高造詣。這段話頭中的宗智、沩山與雲岩叁位是同宗不同門(沩山是南岩直系,宗智與雲岩是青原系門下),都是禅宗早期大師級人物。他們對佛法的認知與更早佛陀直後一些祖慧大小乘經論學者相似——對佛學原創理論並未取得共識。若是直指向上,可以推論到先于佛世的印度空門宗教教義,而佛法總分不外“空”“有”二門。空門出自梵天思想,空宗以無爲法爲據。佛教所謂無爲乃是自性清淨原本具足,無修無證消去生滅之心。沩山或雲岩都不免因個人觀點各執一詞。至于道吾智亦非取巧,乃是從龍樹“十八空”理論出發。基本言之,無爲在破相,法空強調諸法無定相。宗智立論在破一切生住(性空)。他的話頭在彌補師弟岩不足之處,雖然同是無爲,但宗智之隨伊“坐”“聽”顯然已是萬法皆空的證理念也。

✿ 继续阅读 ▪ 如何是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