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俗人還許會佛法否
曹洞宗歸人禅師弟子問:“俗人還許會佛法否?”師曰:“哪個臺無月,誰家樹不春。”
天臺宗智者大師于解說《金剛經》所敘:“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淨心行善第二十叁〉注雲:“人無貴賤,法無好醜,蕩然平等,菩提義也。”其實仍不外“平等”二字,可知佛祖早就考慮到後代弟子會在佛法上做文章,亦即這位曹洞宗弟子所說的俗人如何如何。以智者大師之才智只能道出“法無好醜”(含意通俗,佛法不是選美,任人品頭品足也),則歸人禅師此兩句話頭已是相當透徹了,佛法不因“聖賢才智平庸愚劣”而不現,更不因窮鄉僻壤面或稍瞻顧,否則便不是佛光普照,無遠弗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