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藏王弟子赤松德真之教言
-----蓮花生大師教言伏藏
艾曆俾瑪恭桑、黃毅英譯
奇矣哉!蓮花生大師受藏王赤松德真之請,調伏工地並建光榮即時圓滿無量之桑耶寺。及後,王請身披深栗色鬥蓬之上師坐于中央上殿絲墊寶座之上。王獻上師以米酒並左右兩手捧滿杯之金與銀。王獻不同供物及七寶置于一腕尺松石花許之金曼達盤上。又于項上取下名爲放光摩樓之松石飾物作日,另一顆名爲金樓恭初者作月。又以不同寶物表四須彌四洲,供獻上師並贊言:
不靠父母蓮花中成就化身,
住金剛身調衆生斷生死流。
于無邊證悟對具緣示佛性,
善巧方便調伏縛鬼魔以戒。
叁身圓滿行化身最爲無量,
蓮樣金剛多壽前贊歎頂禮。
縱受五欲時無有執著染著,
慈悲而受令衆生生起功德。
祈得無上甚深內義請納受!
大師答言:“王!汝喜見吾相耶
”
王答:“如是
”並贊唱言:
遠離病與四大超脫生與死,
具極大慈悲爲衆生利樂故。
汝心常住于法界內之本性,
誠然衆生依(忄+古)汝相見之喜!
大師複言:
當知上師更重要,
較此劫中之千佛。
皆因此劫之千佛,
以隨上師後示現。
未有一上師之前,
佛之名亦不存在。
又雲:
上師爲佛又爲法,
以此故亦爲僧伽;
其爲叁寶之根本,
摒除一切他禮拜。
至誠承事汝上師,
令喜得一切成就!
王乃白蓮師言:【大師,因地凡夫欲達佛果,覺悟之見爲至要。何謂:“具覺悟之見?”】
大師答言:【一切見之頂爲覺心之菩提心要。一切大千世界十方善逝,乃至叁界一切衆生,其自性無上而皆乃覺心之菩提心要。此處之心乃指無生所起之萬象。
汝或問:佛與衆生又有何別耶?全爲覺與不覺心之別。諸佛覺性本性乃于汝邊,只汝迷矣。不知自心,衆生流轉六道。
汝或問:“覺心之法爲何?”此則如教法所言必須上師口授!
如此,“心”爲思維了別者故,有覺之境。勿假求心,觀內!讓心尋自!對心之自性具決定見!
首先,心與何處起
當下,住于何處
最後,又往何處!若心自尋自,即知所起,所住,所去皆無所得。“如如”無有解釋。“心”無內外.其無觀察者亦無所觀.其爲大元始覺醒無有中邊,無量遍滿本來空與自在.此元始覺醒內在及本有.非今時作而自始即在汝邊.當具覺如是見之決定見!
具決定信者了知猶如虛空,心自始本然存在。如日,離無明黑暗之根。如蓮花,不爲過失所染。如金,自性不變。如海,不動。如河,不斷。如須彌山,完全不變。一覺此如是,此即名爲“具覺悟之見”】。
王問:【何謂“具修之覺受
”】
大師答言:【王,于此谛聽!具修之覺受者,令汝心勿預設,勿壞並保持自在。勿置汝心于外或集中于內,無有專注點。于此本然自性之平等,不動,如燈火不爲風所動也。
于此境界,或有覺受:覺識或感滿溢,光明或頓停;大樂,光明或斷思維;或感昏暗,混沌,與世間生活不調.若此之時,勿執其重要性,以其短暫生起故。勿實執之,此爲“具修之覺受”】。
王問:【何謂“具行之平等味
”】
大師答言:【“行”者修之無礙;無有散亂,縱無有修之所。如河不斷之流,任何境中,行 住 坐 臥皆不忘失。“平等味”者,所見者或五境起時,均以之爲內性之覺醒,無有執著,無有取舍。猶如臨寶貴之金山。此即爲“具行之平等味”】。
王複問:【如何“跨妄念危險之汙垢
”】
大師答言:【若靜坐時妄念生起,一切所生均爲心生。以心不實故,妄想無有實性。如雲于虛空生,亦于虛空散。妄念于心中起亦于心中散。要之,思維亦爲自法性。
“跨危險之汙垢”者當心于不同之思維中流動,當專注于心。如賊入空樓,空思維無戮害空心之處。此即爲“跨妄念危險之汙垢”】。
王問大師:【如何“得果之不變決定
”】
大師答言:【谛聽!菩提心之覺心非爲因所生亦非爲緣所滅。其非爲智慧之佛所造亦非聰明之人所作。其本來在汝邊爲自然所有,當由上師口授而得認識,以心爲諸佛之父故,即猶如認識已認識之人。
一切叁世諸佛于得定得不斷由覺心證悟,猶如王子上座,覺自始即時存在。遠離驚恐,即爲避免“得果之不變決定”】。
王問大師:【如何“斷除 歧途與過患之障
”】
大師答言:【王,冀望與恐懼源自不具見之過患。覺之醒覺菩提心,非謂期望誤證悟或恐懼墮于凡夫。
執修者及修之對象乃爲未斷二法思維之過患。汝法性本然自性離諸構作,無有修之對象亦無有修者,或有修之法。
取舍乃未斷執著之過患。本來自在與空心之自性無有所得使汝執著,亦無有爲敵者得以舍棄,無有取之功德亦無有舍之念故。
執著行持乃不知修法之過患。修法者遠離對象及專注及知執著與染著無有根基。
一言以蔽之:見者離散亂,修者心住無處,行者不著于味而果爲離有得,除此之外,叁世諸佛不曾有教、現未有教、將來亦不教也!此謂“斷除歧途與過患之障”】。
王問上師:【何謂“除散亂之過患?”】
上師答言:【縱已了悟心即是佛,勿棄汝師!縱已了悟相即是心,勿礙善緣!縱無成怫之希冀,恭敬叁寶!縱無懼輪回,避去最微之過失!縱得本然自性之不動決定,勿低估任何教法!縱得叁摩地覺受及高見等,勿作欺妄!縱悟輪涅非二,勿斷衆生之慈!】
王複白言:【何謂“得決定?”】
大師答言:【自無始來汝心即爲佛果之覺地具決定。一切諸法爲汝心之幻相得決定,果在汝邊不假外求得決定。汝師爲佛之人化得決定,見之自性與修爲佛之覺性得決定。如是得決定者汝應修!】
王複問曰:【何謂“得口耳傳承?”】
大師答言:【由普賢王如來之加持過口耳傳與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傳與極喜金剛之耳腔,極喜金剛交付師利星哈之心,師利星哈交與我 蓮花生。赤松德真,于心中當保任!】
大師開示藏王日:【王,除非覺悟法性得無生自性,縱生爲元首以如水中泡沫之化!
除非覺受離思維法性之自性,汝之國度與權力如虹之無常將褪減及消失!
除非與本有覺性如友之同伴,當離此生時,無法斷王後、仆人與子民之執著,一切均如旅途中偶遇而必棄!
除非與見修之自然位娴熟,于此生輪回至下生時,如水車之邊,流轉生死!
除非以聖谛治國,竣法如毒樹自毀。大王,祈汝能以法治國!
大師複開示藏王日:【吾王,于此世末,衆生渴求勝法而不解。不隨佛法然自稱行人。于此之時,不少誇言者而少成就者。當漢、藏、蒙之佛法滅,如盔甲之破壞,衆生難馴。當此之時,此等教法必須護持佛法,故當藏諸岩庫。
吾王,汝之最後世將遇此教法及護持佛法者,汝將斷生死流並得持明位,故現將此發表!
藏王大喜,即獻金曼達並作無數禮拜及繞佛。
寶之印。密之印。托付之印。
伏藏教言勝妙法
應緣于此而出現
普願見聞受持者
無礙現證佛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