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五課(九)念恩
【在做母親之時,如同現世父母,以布施身體、養育生命、給予食財、令入佛門等無量恩德撫育,庇護我等免遭無量損害,成辦無量利益。】
母親對我們的恩德無量無邊,修行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思維母親的恩德。
首先是【布施身體】。從我們入胎直到出生之前,是父母布施給我們這個身體。如果沒有父精母血之緣,我們不會有這個人身。細致想想,母親懷胎十月,承受了多少痛苦?從我們入胎開始,母親就有了早孕反應,每天惡心嘔吐,不思飲食,但爲了我們的正常發育,母親忍受著痛苦,即便吃了會吐,也強迫自己吐了再吃。待我們一天天長大,母親的腹部也一天天膨隆,雖然行動不便,母親還是每天拖著沈重的身體,不僅要堅持工作、操持家務,還要爲我們的到來做各種准備。待我們發育成熟,母親忍受著分娩的巨大痛苦,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如果沒有母親,我們可能至今還在中陰界漂泊,感受著種種痛苦。
第二是【養育生命】。剛剛出生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們,一副蔫巴巴半死不活的樣子。說是活人,如同死人般連頭也擡不起來;說是死者,還有一小口氣。雖然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母親感受了很多痛苦,但母親仍以極大的歡喜心迎接我們的到來,把我們如珍寶般摟在懷中,一直用最大的愛心和耐心撫養我們。如果當時父母把我們擱置一旁不管不顧,可能只要幾個小時,毫無生存能力的我們就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所以我們的生命也是父母恩賜的。
記得當時我在高原地方講解修心七法的時候,有個出家人說,他幾歲的時候,母親就棄他另嫁,所以他從小就沒得到多少母愛。如今修菩提心的時候,他的障礙非常大。我告訴他,這時候應該多觀想母親布施身體和養育生命之恩德。若沒有母親,我們有這個人身嗎?出生後母親若沒有照顧我們,而把我們丟棄在外,我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所以,我們的身體和生命都是母親賜予的。特別是我們現在所具有的一切福報和智慧,都是基于我們的人身和生命,我相信通過這些角度去觀待,就會知道母親的恩德。
第叁是【給予食財】。我們出生時,身上無衣,口中無食,兩手空空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出生後所有的一切資生之物都是慈祥的父母賜予給我們的。無論我們出生的家庭貧困或者富裕,父母都會盡己所能,把最好的一切毫無吝惜地給予我們。細致想想,從出生到長大的整個過程,無論口中所食、身上所穿、生活所用,一切的一切,有哪一樣是我們自己帶來的?有哪一樣不是父母賜予的?從這個角度,能更深刻地體會父母對我們的恩德。
最重要的是【令入佛門等】。這是父母對我們的出世間恩德。在一個信仰佛教的家庭中,令我們趨入佛門的是父母。比如在高原地方,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會送兒女出家修行,並在兒女修行期間,供養資生之具。在父母拜見高僧大德的時候,也會帶著兒女,請高僧大德做加持。父母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爲他們已經認清唯有佛法才能帶來生生世世的利益,不僅自己進入佛門獲得利益,還要讓兒女去享受這個福報。
但如今在漢地,由于曆史上出現過很多大曲折,再加上不具備宿世善因的緣故,當今信仰佛教的人還是非常稀少的。父母引領子女進入佛門,可能更少。這時如何憶念父母對我們的出世間恩德?此時當思維,爲了成辦佛果,我們必須從生起慈悲心開始。作爲一個初行者,若沒有所緣的對境,我們怎麼可能生起這樣廣大無邊的慈悲心呢?比如,我們修行布施,必須有布施的對境;我們修行安忍,必須有忍辱的對境。如頌曰:“若無生嗔境,于誰修安忍。”所以,菩提道上一切積累資糧、淨除業障的對境,無一不是大恩父母。這些恩德都包括在【令入佛門等】的【等】字中。
【庇護我等免遭無量損害,成辦無量利益】。母親在養育我們的整個過程中,自己承擔了所有的煩惱和痛苦,卻把一切快樂賜予我們。甚至爲了我們,她們不惜舍棄一切。因此在養育我們的整個過程中,母親的恩德無量無邊。
知道這些道理以後,平常在從事一切善法之前,都要想到爲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