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五課(十八)密乘發心
【尤其密乘之發心,如是思維:一切衆生本具佛之自性,藉以客塵迷亂之力,漂泊輪回之一切有情,令現見原始實相本來面目】
如《二觀察續》曰:“諸有情即佛。”一切衆生都有佛性,但由于無始以來習氣煩惱遮止本來面目的緣故,無法呈現清淨刹土。因此在發心的時候,安置一切衆生于諸佛清淨刹土,並不是將衆生安置在某一個地方,而是消盡一切衆生遮止本來面目的一切汙點,當汙點消盡的時候,自然呈現本具有的清淨刹土。
所謂【客塵】,指遮止本具有功德的一切障礙。在不同教法中,它有很多很多說法,比如小乘稱之爲人我和法我,緣覺講解十二緣起,唯識宗講解八識,中觀講解二障及四障,密宗講解二種無明——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這些都是客塵。如今站在密宗的立場上,客塵就要理解成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
由于這兩種無明遮止本來面目的緣故,無法呈現本具有的一切清淨刹土。現前我修行的目的就是爲了消除衆生遮止本來面目的一切客塵,而呈現自己的本來清淨地。
要記住,所謂的清淨刹土,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現喜刹土、蓮師銅色吉祥山等,不需要向外求,就是自己的清淨心中。不能呈現這種刹土的原因就是被無明二取遮止,所以我現前修行的目的,就是爲了天下一切衆生都能消盡遮止本來面目的無明二取。
方便發菩提心與智慧發菩提心的差異在于何處呢?在慈悲緣衆生之上,方便發菩提心與智慧發菩提心的方便教授是一如的。但在智慧緣大覺之上,則有外觀和內觀的區別。在共同發菩提心中,常常將清淨刹土安立于外在的某個地處。但是作爲密宗弟子,清淨刹土的安立則在內心。這是密宗不共的智慧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