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邪行須禁止

  236、邪行須禁止

  “邪行須禁止”:因貪嗔癡引發的錯誤生活方式要禁止。

  世間之所以有殺人、放火、奸淫、掠奪、欺詐等惡行,都是因爲人們心中的貪嗔癡叁毒在作祟。

  一、貪:是指于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執著並産生染愛之心,是對于喜好的過分偏執。

  二、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是對于討厭的過分偏執。《大智度論》卷十四說:“嗔恚其咎最深,叁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爲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叁、癡: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嗔的反應。

  佛典裏常以無明喻父,貪愛喻母,二者和合而生我執,使衆生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無有出期。

  貪嗔癡叁毒比毒藥還要猛烈。毒藥只能毒其身,而不能毒其心;叁毒不但毒身,而又毒心,令人發狂。貪心無厭,求之不得,便生嗔恨心,輕者藏之于內,重者采取行動,或者鬥爭,或者戰爭。“一念嗔心起,燒盡功德林。”即使我們累積了如山的功德,叁毒心一起,就像烈火一樣,將過去努力修行的心血都焚燒殆盡。小者毀家,大者毀國,甚至毀滅世界,所以叁毒是一切生命的公敵。

  佛陀教導我們,對治貪、嗔、癡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

  戒:是道德的有軌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標准,對治過分的貪心;

  定:是對于內心的專注和耐心的培養,對治過分的暴躁和沒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對于生命以及宇宙實相的如實了知,對治愚癡。

  《雜阿含經》中烏龜避難的故事:

  在河邊的草叢中,有一只烏龜。當它正在曬太陽的時候,一只饑餓的狐狸遠遠地看見了它,跑過來想捉它。小烏龜一見,趕緊把腦袋、尾巴、四個腳藏進自己的殼裏。狐狸沒有辦法,就守在烏龜身邊,希望它能伸出腦袋或尾巴。

  小烏龜知道狐狸就在身邊等待自己犯錯誤,藏得愈發嚴實。餓著肚子的狐狸最終沒耗過小烏龜,只好氣惱地離開了。

  這是佛在《雜阿含經》中的一個比喻,說“魔王波旬”也隨時等待著修行人犯錯誤,去染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修行人應當學習烏龜的聰明,以戒定慧把自己密藏起來,不讓“波旬”得到機會。最後佛陀說偈曰:“龜蟲畏野幹,藏六于殼內,比丘善攝心,密藏諸覺想,不依不怖彼,覆心勿言說。”

  勾招起貪,攝心爲戒,甘心平凡;排斥動嗔,接納爲定,廣行祝福;煩惱爲癡,覺醒爲慧,自我喜悅。如果內心保持清淨無染,慈悲平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界自然和諧無爭,天下太平。

  如果究其根源,“貪、嗔、癡”和“戒、定、慧”在本質上是同一源頭,一體不二。衆生的任何顯現,都是真如佛性的顯現,戒定慧和貪瞋癡如同手心和手背,亦是同一能量的一體兩面。《西遊記》中就有修行妙用的故事,講述了如何把“貪瞋癡”轉化爲“戒定慧”。

  豬八戒代表了貪,孫悟空代表了瞋,沙僧代表了癡。“貪瞋癡”雖頑劣無比,卻從沒離開“如來掌心”,只要發起菩提心,此叁者當下就能成就“波羅蜜”,而唐僧就代表了菩提心。在我們凡夫看來,佛性顯現的貪瞋癡不是好東西。但是,具有了菩提心的時候,孫悟空所代表的“瞋恨”顯現爲“憤怒本尊”,降伏魔障,取得真經,成就鬥戰勝佛。豬八戒所代表的“貪財好色”,顯現爲“喜樂本尊”,充滿了喜樂色彩,而且可以和諧關系。唐僧把孫悟空趕走了,豬八戒再把美猴王請回來。沙僧所代表的“愚癡”,顯現爲“寂靜本尊”,規矩能幹,牽馬挑擔,任勞任怨,成就忍辱和精進波羅蜜。

  悟空、八戒、沙僧他們叁人在沒有發起菩提心的時候,都會惹事生非,擾亂天宮秩序。當以菩提心來引導的時候,當體就是佛性顯現,最佳拍檔,完美組合,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所以,修行不是鏟除貪嗔癡,而是以菩提心將其轉化爲戒定慧,而成就波羅蜜。

  同時,轉化“貪嗔癡”還可以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普門品》雲:“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衆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莊子》中黃帝求教牧童的故事:

  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迷失了方向。正巧遇上一位牧童,便向牧童問路,說:“你知道具茨山嗎?”

  牧童回答:“是的。”

  又問:“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麼地方嗎?”

  牧童回答:“是的。”

  黃帝說:“這位少年真是特別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請問怎樣治理天下?”

  少年說:“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馬一樣罷了,我又何須多事呢!”

  黃帝說:“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雖然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怎樣治理天下。”

  少年聽了拒絕回答。黃帝又問。少年說:“治理天下,跟牧馬一樣,也就是轉化它的劣行,回歸自然罷了。”黃帝聽了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天師”而退去。

✿ 继续阅读 ▪ 克己不飲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