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探秘佛土
“來至佛所”:來到佛所住的地方。
佛的住處因其境界稱作常寂光土。《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釋迦牟尼佛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此謂釋迦牟尼佛之法身毗盧遮那如來之住處,爲“常、樂、我、淨”四波羅蜜攝成安立之所。天臺智者大師闡明:此土是佛自證之最極秘藏之土,具法身、解脫、般若叁德。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亦具足圓滿。
天地萬物就是諸佛的身密,一切音聲就是諸佛的語密,你生起的悲心就是諸佛的意密。香岩祖師聽到破竹聲音,忽然大悟:“撲竹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蘇東坡說:“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就淨土法門來說,山河大地、日月虛空、草木石澗,都是阿彌陀佛光明顯現的法身;風聲、流水聲、火的劈啪聲、動物的叫聲、鳥的歌聲、人聲,宇宙中的一切音聲,都是阿彌陀佛聖號振動所自然生起的法音;我們自身慈悲喜樂、安逸平和的覺受,都是阿彌陀佛安樂清淨的法意。透過持誦“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和本尊瑜伽的修持,我們將不費力地證得往生淨土之成就。
佛之身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之語密:《佛說阿彌陀經》:“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
佛之意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衆生。”《普賢菩薩行願品》: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爲體故。
《維摩诘經》中“心淨則國土淨”的故事:
有一次佛在法會上講:“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時舍利弗心中又有疑問了:“若說菩薩心淨則佛土淨。那佛世尊原來爲菩薩時心意豈會不淨?可是娑婆佛土卻如此不淨。”佛以他心通,知其所念,即告訴舍利弗:“你想想看,日月光有不淨嗎?而盲者看不見。這是日月之過嗎?”舍利弗回答:“世尊。這是盲者之過。”佛說:“舍利弗,衆生因其業罪很深,看不見如來佛國的嚴淨。我此土清淨,而你看不見。” 這時螺髻梵王私下對舍利弗說:“你別說此佛土不淨。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如自在天宮。仁者心有高下不同,所見也不同。”于是佛施以大神通,以足趾按地,頓時叁千大千世界變得由若幹百千珍寶嚴飾,有如寶莊嚴佛的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衆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座。佛問舍利弗:“你再觀此佛土嚴淨嗎?”舍利弗言:“世尊。我本來所不見,今佛國土嚴淨現出。這是怎麼回事呢?”佛告訴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爲了度化下劣根基的人,故示各種穢惡不淨土。比如諸天人共用一個寶器中的飯食,隨其福德不同,飯食到各人碗裏就有異。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能見此土功德莊嚴。”
陸遊《臥春》的兩重境界:
秀才的讀誦和農夫的聆聽相差豈止萬裏!
秀才讀《臥春》 | 農夫聽《我蠢》
暗梅幽聞花, | 俺沒有文化
臥枝傷恨底, | 我智商很低,
遙聞臥似水, | 要問我是誰,
易透達春綠。 | 一頭大蠢驢。
岸似綠, | 俺是驢,
岸似透綠, | 俺是頭驢,
岸似透黛綠。 | 俺是頭呆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