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草根的恕道
山東高密籍作家莫言,榮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具有魔幻現實主義和罕見的宗教情懷。莫言的人生理念,深受母親的影響,其母親質樸純淨的人生觀,也代表了這個民族基層所普及和傳承的草根大衆的恕道。
莫言在瑞典學院獲獎致辭上講的“母親的故事”:
1、我是我母親最小的孩子。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裏唯一的一把熱水瓶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爲饑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裏鑽出來,以爲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歎息。
2、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隨著母親去集體的地裏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讓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爲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3、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幹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幹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老人碗裏。
4、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5、我十幾歲時,母親患了嚴重的肺病,饑餓,病痛,勞累,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産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祥之感,以爲母親隨時都會自尋短見。每當我勞動歸來,一進大門,就高喊母親,聽到她的回應,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如果一時聽不到她的回應,我就心驚膽戰,跑到廚房和磨坊裏尋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間也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裏大哭,這時,母親背著一捆柴草從外邊走進來。她對我的哭很不滿,但我又不能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看透我的心思,她說:“孩子,你放心,盡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
6、我生來相貌醜陋,村子裏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裏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爲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醜。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醜在哪裏?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醜,也能變美。”後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後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7、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們家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我對她提出買書買文具的要求,她總是會滿足我。她是個勤勞的人,討厭懶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爲看書耽誤了幹活,她從來沒批評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