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日中一食是斷淫欲很重要的一條(慧律法師)

  日中一食是斷淫欲很重要的一條

  慧律法師

  爲何這樣做能斷生死輪回?作爲居士如何做到?

  日中一食,是佛的戒律,是佛的根本戒律,是對僧團的根本戒律,而且十方如來都是日中一食。

  爲什麼佛製訂日中一食?我們應該清楚,我們的生死輪回的根本是淫欲,淫欲爲正因,有了淫欲就有了輪回,就有了生死。淫欲不斷,生死不能了,叁界不可出。所以說斷淫欲從哪兒去斷,首先我們就應該從食物著手。

  因爲食物是助因,過多的食物産生了很多的能量,會促使我們的身體生理的變化,使我們增長欲望心。所以佛講:日中一食爲佛食;早晨食爲天食,升天的因;下午食爲畜生因;晚上食,半夜食這是爲地獄因。

  所以說日中一食是很重要一條。我們想了斷生死,你不去掉它的助因,就不可能去掉它的正因。我們都說心不貪念,既然心不貪念,食物就應該放下。

  作爲居士,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要求。如果你想修行,在飲食上必須控製,因爲你今生來到世間不是爲了吃飯、睡覺、生兒育女來了,也不是爲了掙錢;你是爲了修行,是爲了成佛道的。所以說我們應該在能做到的條件下要盡量去做,不管做到哪一步,過午不食也好,日中一食也好,我們都應該支持不應譏笑。

  有的身體不太好,這是另外的原因。日中一食能治多種病,有十大利益,身體輕快、少下氣、不昏沈、智慧增長、有正念,……它有很多的利益。你吃叁頓飯,和吃一頓飯,日中一食的思維它都不一樣。

  因爲我們很多的思維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爲什麼我們並沒有證到正知正見的地步,因爲我們的知見往往都來源于物質上的影響。你吃一頓飯,必然有吃一頓飯的思維方式,吃兩頓飯有吃兩頓飯的想法,吃叁頓飯有叁頓飯的想法。所以說,我們如果想真正地得到正念,就必須從飲食上著手的。

  日中一食,不是吃一頓飯就完了,而且還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我們今天吃飯,當我們身離開座的時候,這個飲食,這個一坐食就破壞了。而且當我們打食物的時候,你想認爲自己的食物已經夠了,你手只要一比,拒絕,我不要食物了,就以後的任何食物不能再要了。有的人認爲這個食物夠了,順便不自覺的手就一比,表示一下拒絕下面的食物,那你以後的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了,包括你吃飽不能吃飽都不能吃了。

  過去有一回我正在過齋,有個居士行堂,他又想給我食物,又怕我不要,很猶豫。猶豫一次、兩次、叁次還在猶豫,我就用手比劃,意思說你就趕緊給下面行吧,不要給我行了。我這麼一比劃,這就壞了,雖然沒吃飽,下面所有的食物都不能要了,只好忍受。通過幾次這個事情,慢慢就長了教訓,一看他來就不敢再比劃了,怕吃不著食物(笑)。

  但是這個鍛煉了我們一個不貪之心,必須在食物上要打勝仗。因爲食物對我們來講,雖然是人離不開它,也正是我們一個大敵。因爲人離不開食物,食物又促使了我們不斷地輪回,所以說食物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食物要不克服,你想得道,太難了。

  因爲這就是貪心,你放不下貪心,還想得道,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對飲食這一關我們必須有正確的概念。衆生之所以輪回,就是飲食。如果我們能夠日中一食,按照佛的戒律去做,而且不分別食,就包括每個食物,擺在最前面的就吃,也不挑裏面的食物。

  不分別;爲了養身體,不得不吃點兒食物,來滋養身體,並不貪戀裏面的色聲香味,不再貪戀這些東西;而且我們能夠真正的不起分別的時候,你有可能在吃飯的時候就證道了,吃飯的時候就了脫生死了。

  你想這麼大的利益,我們爲什麼不抓住呢?我們千辛萬苦的修道,抛家舍業的滿世界跑,有時你不如當下就擱你那碗飯。你做功夫,就從你碗裏做起,既方便又直接。所以說,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

  作爲居士來講,有能力的,我希望大家都要做。咱這裏有很多的居士能做,有的在家也那麼做。雖然身體消瘦一點,很多的疾病去掉了,而且得到正念,內法才增加,這都是很殊勝的。

  所以說,佛講,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成佛都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我們即使做不到也要贊歎!

✿ 继续阅读 ▪ 筆談不淨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