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談不淨觀
竺冰整理
閩南佛學
欲是生死的根本,不淨觀是離欲和了脫生死的重要法門。我院正科班同學通過學習,對不淨觀的理論認識,實踐經驗,禅病對治邪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現選擇部分同學寫的體會,用筆談的形式發表如下。
一.對不淨觀的認識傳明
“生從何來
死從何去
”這一人生重大問題,曾使多少有心探索人生真相的賢哲爲之困惑,就連孔子也發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浩歎!只有我們偉大的佛陀,才究竟圓滿地解答了這一問題。
《華嚴經》雲:“欲不斷,則不能出離”。衆欲之中,淫欲爲生死根本,故《四分律戒本》把淫欲列爲第一條重戒、以其爲“衆惡之本”。那麼怎樣才能斷此淫欲呢?告訴我們,斷欲最有效的法門要修不淨觀,可以使用這把利劍,來斬斷與生俱來的貪欲。
除欲,先應對“我”有個正確的認識。因貪欲是由“我”的執著而産生的衆生不了解我們的色身是由四大和合而成,幻生幻滅,而迷爲真實,即生貪愛導致妄想顛倒,出沒生死欲海。故必須對“我”有一正確的認識。佛告訴我們色身有七種不淨:
一、種子不淨:我們來此欲界受生是由業識的牽引(欲),與父母的精血結合而成,故種子不淨。
二、受生不淨:由父母精血組成。
叁、住處不淨:十月住母胎,與血肉尿屎腸胃交織在
四、食啖不淨:吃母親的精血五。出生不淨:身體與汙水一道被排出母體。
六、舉體不淨:五髒六腑,七竅之處,常流不淨。
七、究竟不淨:一期生命結束,屍體變色膿爛,化爲烏有。
可見我們的色身是如此不淨,還有什麼可以執著的呢
故佛教徒要出離生死就必須修不淨觀,通過從理論上的學習,再結合到實踐中去,以達到了生脫死的目地。
果智
不淨觀是指專心一念,細觀妙察我等人體的不淨,而厭離此身,對自身,他身不起我愛貪著,達到還滅生死輪回的目的。
衆生由於爲無始以來無明所障覆,而執著色身欲樂,由是貪著而受生死輪回,其實縱觀舉身何淨之有。
不說別的,就是那些自以爲漂亮的先生、太太,小姐們,讓他們一天不洗臉,刷牙,恐怕就不敢出門吧,若出了一身臭汗而不洗澡,更是汙穢不堪了。故說九孔常流不淨,舉身絕無淨處。由於五濁惡世,生老病死,無苦空,有什麼可貪著的呢
流轉生死的根本,在於貪欲,而解脫貪欲當以不淨觀爲依止。《禅密要法》中,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不淨觀有六種觀法,所謂①津膩慚愧觀。②膨脹膿血觀。③薄皮不淨觀。④厚皮不淨觀。⑤赤色觀。⑥新死觀。因各人心理:生理不同,可選擇適合自己根性的方法修習。
不淨觀的修習次第是先從大腳拇指起觀,觀指骨如珂雪,漸漸至膝及臆;乃巨觀腰,背,項,頭,面及胸,觀自己純熟後,再觀他人,觀一成巳,觀二,觀二成已觀叁,漸至一室一域,乃至叁千大千世界。
不淨觀是斷欲割愛的利劍,破除身見的寶杵,斬卻叁毒的鋒刀,是修一切觀的基礎。
法清
六道衆生輪回生死源自業力,業力的內涵是“欲”。欲有財,色,名,食、睡五種。而色欲之危害最大。 不是有不愛江山愛美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的說法嗎!古往今來,爲色欲而身敗名裂的事例實不勝枚舉。
當今社會的物欲橫流引起了人們精神的空虛。 “黃流”的泛褴及西方社會的“性”開放,已使人類走向倫理喪盡的邊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僧青年,要降伏色欲,首先就要修習不淨觀。撕開人體外表的假相,看清內在的汙穢,從而厭離色欲而得清淨自在。不淨觀是入聖流的第一道門檻,如果出家人自己尚貪著色身,如何救人出離娑婆,證得涅槃呢
爲此我大聲地呼籲青年僧伽們:讓我們一起來修習不淨觀,真正做到厭離生死,擺脫色欲,以最終達到自覺覺他覺滿的崇高目標。
宏通
人,同龜一樣,都背著一個巨大的“殼”。所不同的是,龜的殼是身體上的軀形,人的“殼”則是意念上的貪欲。“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這一句話可以說明衆生的苦趣源自愛欲。
愛欲是有情生死的原動力。衆生不知色身汙穢,沈溺色欲,以至苦海無邊無有出期,故《楞嚴經》說:“淫心不斷,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現前,如不斷淫,必落惡道”。
人之所以有欲,因執著身見。老子說:“吾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何患之有”
欲求無身,當明了色身根器實爲不淨,方能斷除色欲,繼而證得離欲無生的聖果。
除取貪欲,修不淨觀最爲契合,它是二乘證果的必由之門。《瑜伽師地論》雲:“內心身中,毛發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哌,心肝膽肺,大腸小腸,生髒熟髒,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脂肪膏髓,腦膜涕唾,淚汗尿屎,如是等類,是內穢不淨。。
《禅密要法》對不淨觀有如下的闡述:
(一)先觀人死,皮膚青紫瘀色,生時的光澤何處尋之
(二)屍體膨脹,猶皮囊盛風,生時容貌端莊,今日面目全非,人見甚怖。 (叁)屍體潰爛,皮肉裂壞,昔日動聽的歌聲於今安在
(四)厚皮爛肉,臭不可聞, 目不忍睹,手不敢觸。 (五)肉腐成膿,腸胃融化,生時的儀容化爲烏有。 (六)遍體生蟲,烏獸啖食,經風吹日曬,白骨暴露荒野,生前美貌之相,於今安在
(七)焚骨爲灰,昔日一舉一動,令人愛憐的神態,永不複返。觀一成已,如是觀二,漸至一市,一國,乃至叁幹大幹世界,凡心量能及之處悉爲不淨。如能成就如是觀,必能照破了我見,藉此轉凡成聖,最終成就無上菩提。由此可見,修習不淨觀是非常重要的。
惟行:
衆生沈溺生死,輪回六道,生生世世在這五濁惡世受苦今不得解脫,最根本原因在於一個“貪”字。貪有五:財色,名,食,睡,五欲中最利害的是色欲。佛常教誡弟子們說:“愛欲是生死的根本,愛欲不徹底革除,生死無有出期。
淫爲萬惡之首,帝王貪而亡國,平民貪而敗家,修行者貪之則梵行不立,背道而馳。
衆生顛倒妄想,執幻軀爲實有,執穢爲淨。孰知一生百般粉飾,最終如夢幻泡影。
不淨觀就是破除執我的身見,指出人人貪愛的身體只不過是由不淨之物組成:人體不淨垢物常從九竅流出,乃至全身正孔向外散發汗氣,若在炎日下勞動便臭汗涔涔,汙穢難聞,若生病,皮肉潰爛,膿血淋漓,更是腥臭難聞!
人活著尚且如此不淨,死後如何呢
屍體腐壞,蛆蟲蠕動,如棄在荒野,鳥雀啄食,虎狼吞啖,白骨狼藉,日子一長,白骨也被風沙侵蝕,散失無有。所以我們不能被這個臭皮囊的外表假像迷惑,而應該牢握這把不淨觀的智慧寶钊,斬斷欲繩,破除身見,以得到清涼自在的境界。
二.在實踐上的經驗(受用)惟行:
我未學禅觀前是修淨土法門,自從認識了不淨觀的重要性後,每天晚自習後都要修習一下。先把意念系在足大拇指第一節,系心於此部位,不但易定心還能治病。因爲足大拇指爪甲外屬脾經隱白穴,內屬肝經大敦穴,脾經氣調則余經氣亦調,肝經氣和其它諸經氣血亦和,氣血調和病邪自愈。人有七情,怒傷旰,思傷脾,止心足大指,則七情減少,定力加深。
我學不淨觀後,每晚進行實踐體驗,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益非淺,如生理上,跏跌坐十多分鍾後,周身發暖,特別是手,足、心口這幾處暖氣最強,手,足指頭有麻脹的氣感,很舒適輕安。在心理上,未修觀前心猿意馬,妄念難收,修觀後就不像以前那麼散亂,欲望也比過去淡薄,身心舒暢,不能言表。
宏通:
我們有幸,能來閩院求學,親近善知識,特別是通過禅觀的學習更是受益不淺。
我每次修不淨觀前,先以七支法結跏趺坐,按禅觀上介紹的不淨觀法,第叁觀依次觀至第八觀,或任選一觀多次反複修習,如今只覺得心較未修觀前安定,對欲念也淡薄了,有時走在街上,看見俊男美女只覺得不過如昙花一現,即便百般粉飾,通身上下,畢竟汙穢不堪,逐不生可愛之想了。
世人常把我們僧侶靜修梵行,謂之:“禁欲主義”;是“扼殺人類美好生活”等,孰不知他們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味貪求物欲,耽於色欲,乃是刀口舔蜜,試看:當今世人,因追求物欲,不擇手段,甚至利令智昏,到頭來六道輪回無有出期。離欲能得安樂,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
照明:
《禅觀》這門課是注重實踐修證的因此我除了上課學習理論之外,在課外我進行了修習,以求行解相應。
每次作“觀想”後,總覺得身心舒暢。記得有一次,午睡不著,腦子有點發脹,我看手表,離上課時間還剩半小時,便在床上跏趺而坐,手結彌陀印,將注意力集中在左腳大拇指上,觀想它臃腫如小茶杯那麼大,剛觀時,只覺得意念分散,心不能系念觀處,過少許時候,便逐漸平靜下來,覺得左腳大拇指似乎真的在浮腫,我心中明白這是意念的作用。憑借這般意念力量,再把觀處擴大到左腿膝骨,想象左腿下半節到腳掌同時腫得象大碗那麼粗,過了不知多久,渾身血液暢通,原來結印的雙手,仿佛被一種東西緊緊地包在一起,成了不可分離的整體,當我把兩手分開後,這種感覺也隨即消逝了。
起座後,我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安心情無比歡暢。因此,我對修不淨觀的信心更足了。
心修:
《禅觀》向我們介紹了六種不淨觀的修法。正修前,先按七支坐法調身,再系念於左腳大拇指頭,從下至上,由後到前,觀想全身皮膚由青轉紫,接著膨脹潰爛,哝血流出,氣味難聞,全身脂肉紛落地—下,五髒六腑傾倒前地,飛禽走獸,互爭啖食;每當觀想至此,我的心就豁然開朗,好象身心與虛空融合一體,無有障礙,多麼地輕安,自在啊
修此不淨觀,又僅能使人身心輕安而且對飲食,住行,色欲也漸趨淡薄,不會再去追逐,攀緣。
修不淨觀能把我們生死垢穢的業報身,轉化爲具足無量功德的清淨果報身遠離煩惱、解脫生死,最終達到涅槃解脫的不思議境界。
心量:
我每次聽《禅觀》課後,都堅持修習不淨觀。其中對九想觀中的第二觀“膨脹爛壞膿血觀”最感有效。因爲我家靠海,經常會到海邊玩,有一次我親見有倆姐妹被海水淹死,叁天後,打撈上來的屍體就如九想觀中所說的一樣,身體膨脹、發青,六根模糊,面目可怖!所以每修此觀,這種景象,立即顯現於前
有的人認爲修不淨觀,會消極悲觀,對自己,對社會沒有利益,其實不然,修不淨觀是教我們看清本來面目,這樣可以消除我們的貪欲.打破生死的桎梏。
傳清:
不淨觀是以正見之智,觀察不淨之境,以達到斷除貪欲的目的,修不淨觀,有一種特殊的方法,就是觀想不淨相:一個人如被車壓死,頭破血流,腦漿塗地;或屍體被棄置荒野,狗啃鳥食,五髒六腑外溢,臭味難聞,蒼蠅,螞蟻布滿屍體……如是作種種不淨觀想而生厭離。
修不淨觀次序,是先從大腳指頭觀起,慢慢依次從下到上,腳踝,膝,膑肋,肩,肘,腕、掌。指端,再從背到頸,到頭,臉,再到胸。這種次第修習方法,對身體很有益處,試想,如果先從頭修起,系念於頭,就會頭重腳輕,整個身體便不安穩了。故從大腳指頭修起,其重心在下,能腳踏實地,步步往上修,不易引發禅病。
叁、出現的幻境和對治的方法全性:
我開始修觀時,不是昏沈就是掉舉。
只好轉觀光明照徹虛空.或明月遍照夜空等,用這個光明對治昏沈法後,頭腦便清醒多了,精神也提起來了,於是接著作九想觀。每當觀到膨脹爛壞膿血觀,薄皮不淨觀和厚皮蟲聚現時,不淨相一現前就想吐,喉嚨裏非常難受,這時我不僅厭身,同時更厭生,恨不得馬上死去或者想夜叉出來把自己這個腐穢不堪的身體一口啖去,但是遺憾的是我始終觀不出夜叉相。當這種念頭生起時,我便趕快觀想這些不淨相都是幻境,由想所生,並非實有。人的身體亦是因緣所生,四大所成。這樣觀想後,漸漸地就不太害怕,也不再厭身,慢慢地情緒就恢複正常了。
有時打坐偶爾也會出現一些殊勝的境界,如在作津膩慚愧觀時,因念己身乃至叁千大幹世界皆是不淨,山於無明貪癡招感如此不淨包身,便對我身,他身及一切世法盡當生厭離。於是觀想無邊不淨,悉被白色火光焚燒無遺,火光減己,心念靜止於一片白茫茫中,若幹時後就不再覺知自己和周圍一切的存在,一切山河大地,萬事萬物好象消失無蹤,只覺得一片産茫虛空,無邊無際。
在這無邊無際的虛空中唯一存在的就是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也不覺得是我,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圓,它不在這也不在那,隱隱約約只覺得有一個念頭在虛空中飄來飄去。來去之間沒有距離,也沒有時間概念,一切無礙,而且這一念不是來自有意識的觀想,而是自然而然,毫不費力,使人有說小盡的輕安自如。
這時我朕想起《彌陀經》中:“其土衆生常於清旦,各以衣誡,盛衆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這一段話,以前我總有懷疑,而今卻能信受。極樂國土的衆生已沒有了祖重身體的障礙,唯是心力。一念即到,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於是我更加贊歎諸佛菩薩的微妙心境,神通自在,能在一微塵中轉大*輪。這時我恨不得馬上修成,頓發菩提心,立大誓願,願求出離,證佛真境,悟達實相,得大解脫,獲大自在。
道清:
學習廠第五薄皮不淨觀後,當天晚我依照所學的方法修習。從右腳大指頭,觀薄皮與厚皮分開,薄皮象個氣球一樣脹大,厚皮膨脹有洞,從洞中流出膿血,許多蟲子從洞孔中爬出爭著吃流出的膿血。這時我周身發痛,額上出了許多汗。後來蟲子越來越少,越來越大,每只蟲子來回蠕動,嘴巴拱起來大大的,眼睛突出來閃著寒光,對著我虎視眈眈。我害怕極了,直想叫出聲來。這時我想起白天所學的對治方法:大蟲是由小蟲變來的,小蟲是我意想而來,這一切都是我的意識幻想,本無實體。這樣一轉念,害怕的心理就消失了。
性開:
一天的下午,我按七支坐法調好身體,今心系念左腳大拇指,觀想拇指潰爛,再從左腳背漸觀至全身起泡腐爛,膿血雜穢,充滿腥氣。此時極想嘔吐,甚厭此身如此不淨,於是趕緊作淨觀,觀想自身白如珂雪,再觀他人亦如是,漸漸擴大到無邊無際,這時只覺得眼前茫茫一片銀白,周身清涼自在。
不知過了多久,忽又覺得自己正坐在兩座大山中間,頭頂上是一片尉藍的天空,時有白雲飄過,這時只覺心曠神怡,但很不滿足這狹隘的天地,很想用意識力量推開這兩座大山,無奈它們絲紋不動,累得我精疲力竭……。
忽然一陣清風吹來,勝境全無,這時才發覺原來是幻境!妄想所成,毫不實在!只有不被任何境界所轉,才是修觀的正確方法。
通過這次幻境的體驗,使我逐步認識到觀自在菩薩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真實意義了。
《筆談不淨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