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僧伽教育——如何讓戒律與教理並進

  僧伽教育——如何讓戒律與教理並進

  釋寂全

  《華嚴經》雲:“戒爲無上菩提本。”因此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戒律。但現在很多對戒律很反感,忘記了佛陀製戒的本懷。如何讓戒律與教理並進是每個佛弟子應思考的問題材。

  佛法的住世在于僧材的培養,僧材應該是德材兼備的。對于戒律與教理都應通達,可現在很多都是重視教理不重視戒律。這樣培養成出來的僧材在某個地方欠缺,這點弟子體會很深。跟弟子一起在普壽寺的同學中有很多是佛字院畢業的,等安完居很多都走了。因爲他們受不了這條條杠杠的約束,認爲戒律是種束縛。是死的對于戒律只是口頭上說不去做。住在哪裏是一種煎熬。這是一部分人的做法。還有一部分人是連學都不學,對于住持僧團最基本的受戒、安居,自恣等都不會做。這樣又如何住持佛法的命脈,教導弟子呢!在佛學院畢業後有很多都是要當法師住持一方的。如果連受戒、安居、自恣等法不會怎樣安身利命呢!怎樣去續佛慧命,建立如法僧團呢。所以教理和戒律應是並進的這樣佛法才能久住于世。

  反過來對于學戒的也應通教理,有人會說佛陀不製比丘尼六年專精戒律嗎?現在可真是專精戒律了,專精到只會用戒律去恒量別人。把戒律當成一種法律,用來評判出家好壞的法律。整天只會看別人如不如法,把戒持的煩煩惱惱一點也不自在。佛陀製戒的本懷是讓我們依戒起行得大自在不是用來煩惱的。更不是用來束縛的,可是很多人卻把自己捆在戒條裏拔不出來,把自己搞得很累持戒持的很辛苦不說還讓別人當成異類,這樣的持戒不會讓人對戒法生起信心反而更會害怕學戒。持戒對戒法的傳播一點好處也沒有。真是吃力不討好,最重要的是違背佛陀製戒的根本意義,讓戒律與生活脫離現實。所以學戒的人也要通達教理,佛陀不是說六年專精戒後就可以學習教理。可是現在人們根本等不到六年,很多都是先學教理建立自己的空中樓閣。所以在佛陀院的教學中應是教理與戒律並進的,這樣就不會偏廢那一方面了。學修並進了。受了戒不學戒不持戒也是現在佛教中的通病,弟子受了戒師父也不能教導就會送到佛學院由佛學院來完成這方面的教導。所以佛學院教導是很關鍵的。佛學院應事先開一些戒律方面的課程讓他們對戒律生起信心,給創造學戒持戒的環境。安居等法行持起來這對于僧團建設起著很大的作用,是讓正法久住的關鍵。

  僧伽教育是關系佛教未來的大問題,也是未來僧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很大的一個責任,在此列舉一二和自己的見解,如有不妥之處請法師慈悲指出,阿彌陀佛!

✿ 继续阅读 ▪ 當代僧伽教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