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值得深思的故事
平常師
這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真實故事。
在一個春風吹拂的晚上,某大學圖書館六樓閱覽室裏引起了一陣騷動:“哎呀,不好了,有人跳樓了。”
跳樓的人年方二十歲,是電機系叁年級學生,她輕生的“理由”是那樣讓人費解。她學習成績很好,人也長得俊秀,可謂“才貌雙全。”可是正在她學習成績直線上升的時刻卻經不住外界的誘惑,虛榮心開始作怪。人做在教室裏,心卻想著摩登女郎時髦的裝束。她想:“她們美,我一定要比她們還美!”想來想去,別的方面都好,唯獨長了一雙單眼皮,使人感到美中不足。
這年春天,她得知一家醫院開設整容外科,可以割雙眼皮。于是,寒假裏她對同學說:“我回家了。”對家裏說:“我在學校複習功課。”不料整容沒達到最佳效果,她對著鏡子審視那略爲浮腫的眼皮,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了解到這種情況,不少同學來勸她:“不要緊,這點小事算不了什麼,過幾天會好些,你還是挺美的。”可是,她卻終日黯然神傷,沒一副好容顔,活著還有啥意思!從此,她見人躲躲閃閃,感到前途渺茫,無地自容。就這樣,厭世的念頭越來越占上風,終于選擇了輕生的道路。她在遺書中寫道:“……與其瘋瘋癫癫地在這個世界上丟人現眼,還不如趁早結束自己,我要尋求解脫。”
其實,類似的故事,在我們現實中屢見不鮮。事後,人們才會探討反省:是自身素質問題?還是學校教育問題?又或者是父母家庭問題?一個年僅二十幾歲的大學優等生,竟做出這種事情!
人身難得,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寶貴?人們在呐喊的同時,有沒有從根本上去改變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你是怎麼要求她的?是年級第一?還是要比多才多藝?有沒有人在乎過她們的心靈成長?在形成正確人生觀方面是否“合格”、“夠線”?
所以,身爲家長,我們不應該只一味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多關心關心孩子們的心靈,善于挖掘孩子的特長愛好,盡全力培養;作爲老師,那更是要從他們的心靈上去輔導,讓孩子認知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在傳授他們理論知識的同時,要讓他們懂得做人的是非、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