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供水的心得

  供水的心得

  明航

  這個學期,我們每個人都要輪流到觀音閣去供水。

  天還沒亮,我們洗漱完,就來到了觀音閣。先朝觀音菩薩拜叁拜,然後就開始行動:首先把杯子裏的水倒出來,用抹布把杯子擦幹淨。它這裏分有透明的水、茶水、還有藏紅花水,分別用不同的毛巾擦拭。再把倒出來的水灑出去布施一切衆生及餓鬼道衆生,希望此水像甘露之源一樣洗滌衆生痛苦的病源及餓鬼的饑渴之難。如此反反複複,將所有的水都倒完。但倒水有一定的程序,先從東西方向倒起,而且必須一個倒完擦幹淨之後,倒放原位。再拿起另一個杯子倒水,擦幹淨再倒放原位,如此相同的步驟。

  接下來是將清淨之水依次倒入擦幹淨的杯中。這次是從西向東方向而起,相同的是杯子不能放空,應先把一個杯子翻開,倒一點點水,再拿起另一個杯子翻開倒水,這只是第一遍。第二遍是接著在第一遍杯裏倒得差不多一粒米距離停下。而且水要緩緩、輕輕注入杯中。法師教導我們倒水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則我們的心容易浮躁,一不小心水就會溢出來,或是會濺到旁人;太慢了呢,水就要倒很久。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靜下心來倒水,要邊倒水邊發願:此清淨無染之水能供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願我們的心也能像這碗水一樣清澈無染,以這樣的願心來供水,才能獲得無上功德。這些水本身具有調柔性,也是在調柔我們的心性。因爲我們的心實在是太粗糙了,需要靜下心來,像這些水一樣平靜,才能把倒供水這件事情做好。還有杯與杯之間要一粒米地距離,因爲杯與杯之間的距離若是太近了,那麼在修行上會有障礙;若是太遠了,那麼就會遠離善知識。這些動作雖是很微細,但我們都要重視,因爲這也是考驗我們的細心和耐心。

  等水都倒好的時候,接下來,我們就得對照一番,看看這些杯杯整不整齊,不整齊的還要再整理一下。我想倒供水我可以做好,但是排杯子我感覺挺不容易的。當你看到扭七扭八的杯杯時,心也容易浮躁,想排整齊嘛,好像這也不齊,那也不齊,有點困難。法師說:先別急,越是不好做的事,越要做。其實排不杯子也是在調伏自己煩躁的內心。你越不做,越是逃避,事情就越做不好,要懂得克服困難。我聽了法師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我慢慢將杯子審視一番,若有突出或太進去的杯子都要將它們一個一個排整齊。之後,你看到的將會是一排排整齊的杯子,此時的我心生歡喜之心。

  此次供水的因緣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不要爲做事而做事,而是要通過所做的每一件事曆練我們的這顆心。練出慈悲心、平等心、歡喜心,使我們的每一個舉動都讓衆生看爲歡喜,都能朝著菩提上邁進。

  而我們每一次做事都有一份心得與體悟,每次做事都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態,若是做不好,我們應該重新調整心態認認真真對待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來打磨自己的這顆心。並通過做這些事情來“積資淨障”,因爲我們衆生罪業深重,福報薄弱,心被無明煩惱一層層所蒙蔽,智慧就很難開顯出來。所以,我們沒做一件事情都是在消除自身的業障,增長我們的善根福報。不僅如此,這也是上供諸佛,下化衆生的責任,而不只是紙上談兵的一句空話罷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