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六課(七)何謂修行
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修行很清苦,就會贊歎他是一個很好的修行者。但怎樣才算修行好呢?若僅僅外相上示現苦行,實際當中內心的煩惱並沒有絲毫之減少,即便身邊有多少人追捧敬仰,恐怕實際當中也難以將他稱之爲一個真正的修行者,因爲他修行的方向已經完全搞錯了。
所謂修行並非指在山洞中呆過多少年。我們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些少數民族人數雖然不多,但幾千年來一直居住在山洞之中。以前我在東北時,有個鄂倫春族的弟子對我說,他們的先人一直都居無定所,常常穴居爲生。族人居住在山洞之中,不分彼此,只有幾個人出去打獵,千百年來都是如此生活。雖然他們生生世世居于山洞之中,卻從未聽說有誰因此而獲得成就。因此對一個修行人而言,生活在山洞之中說明不了什麼。也許有人會說,某修行人在清淨地處或深山古刹中呆過很長時間,他總算是修行人了吧?要記住,漢地有普陀山、峨眉山等四大名山,難道山上的所有人都是修行者嗎?當然不是。往昔我曾在普陀住過一個晚上,由于到達時間太晚,天色已暗,因此沒有看見南海觀音像,但卻看見了很多販賣海鮮的飯店。所以,僅僅依據一個人在某地呆過一段時間、行持過一些苦行,並不能判斷他就是修行者,是成就者。只有他內心的貪嗔癡煩惱逐漸減少,信心與慈悲心逐漸增上,我們才能稱之爲修行者。
還有些人以谒見大成就者的次數作爲判斷修行好壞的依據。若真是這樣,我相信世上再也沒有比我們谒見成就者更多的人了。因爲谒見過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與法王如意寶的大有人在,甚至平常大家也常常觀想觀世音菩薩、藥師佛等本尊面容,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外在形式,對修行者而言,最主要的還是觀待內心的煩惱調伏得如何。若能如理如法行持,我想他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