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六課(八)調心方能成辦解脫
我們已經懂得何謂修行,並且也在依教奉行,精進行持,相信今生就可以獲得快樂與幸福,臨終時內心也會非常自在,了脫生死近在眼前。對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而言,即便死亡呈現在眼前,他依然可以內心帶著快樂離開這個世界,不會因突然面對臨終而産生極大的恐懼心,因爲他時時都在爲這一刻的到來做著准備。如同獵人一直等待著獵物出現一般,當獵物出現在獵人面前時,獵人的內心決定是一種喜悅而不是恐懼,因爲他已經爲這一刻的到來提前做好了所有的准備。從某種角度來說,現前我們精進修行正是爲了死亡到來的這一刻,因爲自己太怕死了,但這並不是一種消極的心態,而是爲了了脫生死,于未來時獲得解脫。
當然,我們可以將解脫安立爲自己于將來的某一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完全沒有過失。但站在我們之前講解的智慧發菩提心的角度,真正的解脫並不在于外境,而在清淨的內心之中。當清淨心赤裸之時,當下就是清淨刹土,就是佛,就是解脫,而不需要再等待到未來的什麼時候才能成辦。
從現實生活的角度而言,當你面對生活,內心不再爲生活所縛的時候,你就是解脫者;當晚上進入夢境時,即便夢中呈現各種各樣的形象,但是你已完全達到自在的時候,你就是解脫者,因爲解脫是內心的自在。
這裏所謂的自在指什麼呢?指當夢境呈現時,自己知道這就是夢。因爲晚上的一切夢境,在早上醒來的一刹那沒有絲毫真實可言,一切虛幻不實。當我們在夢中知道一切皆爲虛幻時,就叫做認識夢境。只有認識夢境,才能在夢中達到自在。若真能于夢中達到自在,此外還有什麼可解脫呢?
我們長時間講解調伏內心的方法,就是希望大家在了解如何修行的基礎上,依教奉行,這樣自然能成辦如上之功德。正如華智仁波切曾經所說:“心善身語善,心惡身語惡,心乃諸法源,調心佛善說。”成辦解脫的唯一條件就是調伏自己的內心。
即便你平常念誦不了多少經文,做不了多少禮拜,但只要時時關注自己的內心,調伏自己的內心,你就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所謂的大修行者,並不在于身口勤作之上,而在于調伏內心之中。能管住自己的心,就是一個真正大修行者的行爲。我們應時時以此作爲我們的目標,在調伏內心上努力精進。